4款養生湯推薦,應季而食身體棒,元氣滿滿過秋天!

2025-08-07     星小葵     反饋

今日立秋,標誌著暑熱漸退,秋燥初顯。中醫認為,秋季養生應以「潤燥、補肺、養胃」為要,而一碗溫潤的養生湯,正是順應時令的滋補佳品。今天為大家推薦4款適合立秋時節飲用的養生湯,食材應季,做法簡單,助你潤燥養胃,元氣滿滿迎接秋天!

✅蘿蔔牛腩湯:健脾消食,暖身潤燥

【功效】白蘿蔔性涼,能清熱生津、消食化痰;牛腩性溫,補中益氣、強健筋骨。兩者搭配,寒熱平衡,既暖胃又潤燥,適合立秋後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的人群。

【食材】

• 牛腩500克

• 白蘿蔔1根(約300克)

• 胡蘿蔔1根(可選,增色提味)

• 紅棗5顆、薑片3片、蔥段適量

• 料酒1勺、鹽適量

【做法】

1. 預處理:牛腩切塊,冷水浸泡1小時去血水;白蘿蔔、胡蘿蔔去皮切滾刀塊。

2. 焯水:牛腩冷水下鍋,加薑片、料酒,大火煮沸後撇去浮沫,撈出洗凈。

3. 燉煮:牛腩、紅棗、薑片、蔥段放入砂鍋,加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燉1小時。

4. 加蘿蔔:放入白蘿蔔、胡蘿蔔,繼續燉30分鐘至蘿蔔透明。

5. 調味:加鹽調味,撒蔥花即可。

✅花生蓮藕排骨湯:養血安神,補中益氣

【功效】蓮藕清熱生津、健脾開胃;花生補虛潤肺、和胃生津;排骨富含鈣質與膠原蛋白。三者合用,滋陰潤燥,適合立秋後氣血不足、皮膚乾燥者。

【食材】

• 豬小排300克

• 蓮藕1節(約200克)

• 花生50克(提前浸泡1小時)

• 薑片3片、枸杞10粒、鹽適量

【做法】

1. 預處理:排骨切段,冷水浸泡30分鐘去血水;蓮藕去皮切厚片,泡入清水中防氧化。

2. 焯水:排骨冷水下鍋,加薑片,大火煮沸後撈出洗凈。

3. 燉煮:排骨、花生、薑片放入砂鍋,加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燉40分鐘。

4. 加蓮藕:放入蓮藕片,繼續燉20分鐘至蓮藕粉糯。

5. 調味:加鹽、枸杞,燜5分鐘即可。

✅沙參玉竹老鴨湯:滋陰潤肺,清補不上火

【功效】沙參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玉竹潤燥生津、止咳;老鴨性涼,滋陰補血、利水消腫。此湯適合立秋後燥熱未消、口乾咽燥者。

【食材】

• 老鴨半隻(約500克)

• 沙參15克、玉竹10克

• 薑片3片、料酒1勺、鹽適量

【做法】

1. 預處理:老鴨剁塊,冷水浸泡1小時去血水;沙參、玉竹洗凈浸泡10分鐘。

2. 焯水:鴨塊冷水下鍋,加薑片、料酒,大火煮沸後撇去浮沫,撈出洗凈。

3. 燉煮:鴨塊、沙參、玉竹、薑片放入砂鍋,加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燉1.5小時。

4. 調味:加鹽調味,燜5分鐘即可。

✅茯苓山藥枸杞湯:健脾祛濕,補氣養血

【功效】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山藥補脾養胃、生津益肺;枸杞滋補肝腎、明目。此湯適合立秋後濕氣重、乏力睏倦者。

【食材】

• 茯苓15克、山藥150克

• 枸杞10粒、紅棗3顆、冰糖適量

【做法】

1. 預處理:山藥去皮切塊,泡入清水中防氧化;茯苓、枸杞、紅棗洗凈。

2. 燉煮:茯苓、紅棗放入砂鍋,加500毫升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20分鐘。

3. 加山藥:放入山藥塊,繼續煮15分鐘至山藥軟糯。

4. 調味:加枸杞、冰糖,燜5分鐘即可。

小貼士:

1. 飲食調養:少辛增酸,多吃潤燥食物(如梨、百合、銀耳),少吃辛辣燒烤。

2. 作息規律:早睡早起,順應陽氣收斂。

3. 適度運動:選擇溫和運動(如散步、太極),避免大汗淋漓。

立秋已至,願這4款養生湯伴你潤燥養胃,元氣滿滿迎接金秋!🍂🥣

注意:以上四款只適合用於日常飲食。

徐辰穎 • 230次觀看
徐辰穎 • 360次觀看
徐辰穎 • 730次觀看
星小葵 • 240次觀看
穆凡岩 • 330次觀看
穆凡岩 • 320次觀看
穆凡岩 • 320次觀看
穆凡岩 • 210次觀看
穆凡岩 • 4K次觀看
穆凡岩 • 230次觀看
穆凡岩 • 160次觀看
徐辰穎 • 240次觀看
蘇瑪艷 • 12K次觀看
徐辰穎 • 190次觀看
星小葵 • 380次觀看
徐辰穎 • 200次觀看
徐辰穎 • 160次觀看
徐辰穎 • 170次觀看
徐辰穎 • 310次觀看
徐辰穎 • 530次觀看
徐辰穎 • 290次觀看
穆凡岩 • 570次觀看
穆凡岩 • 1K次觀看
穆凡岩 • 24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