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絕經和56歲絕經「哪個比較好」?醫生示警「超過這歲數」小心罹2種癌

2025-09-13     武巧輝     反饋

生活中有這樣一種東西,它的存在會讓女人心煩意亂,巴不得它永遠消失;可當它真的消失不見時,女人們又開始感到焦慮甚至害怕。

沒錯,這說的就是月經

當女性進入45歲以後,伴隨著激素水平波動,月經會緩緩走向終點站——絕經期。而在正式退休之前,身體往往會通過一些微妙的信號來提醒你。

月經快離開時,身體會有4個提醒

浙江醫院婦科主任周錦紅主任醫師表示,絕經並非突然發生,它是一個漸進性的過程,在月經徹底結束之前,身體會因為卵巢功能衰退以及[雌☆激☆素]波動,出現一系列症狀,這個過程通常持續好幾年。

1.月經紊亂:正常月經周期為21–35天,絕經前女性則可能出現周期逐漸延長(如變成40天或更久),或周期突然縮短至不到21天。

同時經量也會變得忽多忽少

2.潮熱盜汗:隨著[雌☆激☆素]水平下降,下丘腦調節中樞對體溫敏感性升高,八成女性可能出現潮熱盜汗症狀,例如經常大量出汗,夜間汗濕枕巾等。

3.睡眠障礙:快絕經那段時間,很多女性會遇到睡眠不佳的問題,不是睡不著,就是睡不沉。經常躺在床上沒有睡意,半夜醒個兩三次是家常便飯,醒來後就難以二次入眠,每天都感覺身體被抽走了所有電量。

4.情緒波動、易煩易怒:激素下降還會影響腦內5-羥色胺(和情緒狀態相關的激素)水平。

絕經前這段時間,有的女性會感覺內心有個小火山,時不時就想噴發,有時焦慮有時抑鬱,心情像坐上了過山車,起伏波動非常大。

晚絕經恐催生這兩種癌

根據《中國絕經管理與絕經激素治療指南2023版》,約90%的女性在45-55歲之間絕經,如果55歲之後月經還未停止,可以認為屬於「晚絕經」。

不少人認為,絕經越晚,衰老更慢,各種小毛小病也更少。但實際上,晚絕經反而可能會增加婦科腫瘤風險。

一項納入17項研究的薈萃分析指出,絕經年齡與

子宮內膜癌呈正相關。每延遲1年絕經,患病風險升高7%~8%。

除此之外,晚絕經也延長了[雌☆激☆素]對乳腺組織的刺激時間,讓乳腺對致癌因素更敏感,癌變風險相對上升。

因此,絕經年齡並非越晚越好,在合適的時間正常結束才是最好的。

絕經的3個好處,趁早了解

1.和月經相關不適說「拜拜」:痛經、月經不調、經前期偏頭痛那些讓人抓狂的問題,在絕經後就沒法經常光顧你了。少了每月一大折騰,生活節奏和情緒狀態會更加穩定。

2.改善激素依賴性疾病:有些婦科問題,例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還有乳腺方面的一些小麻煩,很多時候是被[雌☆激☆素]給「激」出來的。到了更年期,[雌☆激☆素]漸漸「退休」,影響力大不如前,這些風險也會相對降低。

3.改善貧血:部分女性經期長、量也大,時間一長,身體里的鐵就被悄悄掏空了,最後可能攤上失血性貧血。到了絕經期,沒了定期失血的消耗,身體就有機會把血庫慢慢補回來。

需要提醒的是,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下降也會帶來一些挑戰,比如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等,因此適度而規律的更年期管理很關鍵。

(圖片來源:Snopes)

武巧輝 • 320次觀看
武巧輝 • 80次觀看
武巧輝 • 330次觀看
武巧輝 • 460次觀看
武巧輝 • 120次觀看
武巧輝 • 270次觀看
武巧輝 • 380次觀看
大炮仙 • 20次觀看
武巧輝 • 3K次觀看
武巧輝 • 440次觀看
武巧輝 • 460次觀看
武巧輝 • 960次觀看
武巧輝 • 210次觀看
武巧輝 • 610次觀看
武巧輝 • 150次觀看
武巧輝 • 610次觀看
武巧輝 • 230次觀看
武巧輝 • 270次觀看
武巧輝 • 39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