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
冷氣病它是屬於一個現代的文明病,主要是因為現代人長期都在辦公室里,可能冷氣吹的時間也比較多,就會不知不覺造成身體的血液循環變差,增加很多包括鼻過敏,身體免疫問題,與慢性過敏症狀,因此這類型的患者常常會覺得全身頭脹脹的,肩頸酸痛,甚至常常流鼻水、打噴嚏問題一直出現,甚至會覺得異常的疲倦疲累出現。

彰濱秀傳醫院樂活自然療愈中心副主任邱伯恩表示,室內環境有很多的黴菌和塵蟎,過敏原也可能會造成像一些牆壁的甲醛,有機物質也會造成冷氣病的問題出現,如果有這些症狀出現,一定要特別注意。如果外出溫度太熱,不要馬上就把衣服全部脫掉,那可能也不要一次大量的灌冰水。
TVBS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表示台灣夏天悶熱難耐,許多人習慣待在冷氣房,但有些民眾一進冷氣房,就開始出現頭痛、肩頸酸痛、鼻塞、喉嚨干,這些可能都是溫差大造成的不適,事實上冷氣房與室外的溫差大,容易導致自律神經系統來不及調節血管與汗腺,血管的快速收縮可能引起頭痛,呼吸道黏膜乾燥可能引起鼻塞、喉嚨痛。尤其小孩、長者與過敏族群特別明顯。

預防方式包括冷氣設定,建議在26°C~28°C之間,避免室內外溫差超過7°C,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丁子茵認為進出冷氣房時多穿一層薄外套, 冷氣房內保持濕度,避免過度乾燥,多喝水,出了冷氣房之後,到戶外也要慎防中暑,我們可以穿著淺色的、透氣的衣物,並且多多的補充水分,同時避免在上午10點到下午2點間曝曬太陽。
現在天氣非常的炎熱,我們其實室內都會有開冷氣的狀態,東元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姜惠珊指出我們通常在外面很炎熱的狀態,進到冷氣房裡面,那這樣血管就會收縮,其實正常在炎熱的狀況下,我們其實需要讓毛細孔打開,讓它能夠散熱,進入冷氣房的狀態就會讓毛細孔關閉。

冷氣病,它不是指一個醫學診斷,松群診所內科主治醫師張祥宇指出通常在形容說一個病人,就是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低溫的環境,或者是頻繁進出這種,高低溫差比較 比較大的地方的環境,所以產生的一些症狀的一個總稱這樣子,那冷氣病有哪些症狀,通常就是我們講說待在冷氣房,通常就是比較乾燥。
您有聽過冬吃蘿蔔夏吃薑嗎?為什麼冬天要吃蘿蔔,舉例來說不少人有冬令進補的習慣,有時候會常常吃薑母鴨,羊肉爐這類的食物,有時候吃完了,反而會口乾舌燥,或者是晚上不好睡覺,這就是俗稱的上火,在這種情況下,吃一點涼性的食物,像是蘿蔔,反而可以有效的緩解這種不舒服。

中醫師觀點分析
陽明交大醫院中醫科主任蔡一成,有些人會常常習慣回到家,就把冷氣開到最強,或者是在短時間內,喝了一大罐的冰開水,這個時候呢,因為我們身體其實有自己散熱的功能嘛,它會把毛細孔、皮膚的微血管都擴張,藉此來散熱,如果在這個情況下,吃了大量的冰開水,或者是吹得很涼的冷氣,反而會去干擾這個機制的進行。
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要避免冷氣對著人直吹,高雄秀傳醫院中醫主治醫師 張維麟建議民眾 用電扇對著牆角吹,這樣就會達到空氣流通然後溫度均衡的效果了。我們會希望說,不要夏天就一直吃冰的,因為這樣子對腸胃是一種傷害,而我們反而是適度的喝一些溫水。
建議患者如果有這種症狀出現的話,那一定要記得溫差超過大概5°C到7°C的問題會讓這個問題放大,彰濱秀傳醫院樂活自然療愈中心副主任邱伯恩建議可能在室內可能薄外套要穿,帽子可能要戴一下 甚至口鼻圍巾這些部分可能要做一個保暖,那如果出到外出室外的話,溫度太熱不要馬上就把衣服全部脫掉,那可能也不要一次大量的灌冰水,這些問題會比較容易改善。
冷氣病是一種現代文明病,若能正確調整冷氣使用方式,注意濕度、溫度與空氣流通,就能在享受涼爽同時,避免健康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