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這裡是半生暖語。
人生如四季流轉,六十歲恰似金秋時節。
就像是一艘經歷了歲月洗禮的船,穿越風浪停泊靠岸。
到了這個年紀,見多了無常世事,看慣了聚散離合,越來越覺得:
人這一生,雖不得不聽天命;但更多時候,盡人事,才能成全自己的精彩人生。
60歲以後,若是沒有這4種病,基本可以活到90歲,希望你一個也沒占。
1、養好情緒的病:心寬一寸,命長一尺
人到60,回首往昔,一定有諸多不如意之事:
一個人生中的關鍵抉擇、一次痛心疾首的錯過、一場恩斷義絕的爭吵……
你總有過不去的坎,但人生如列車呼嘯,你總要向前。
想看浩瀚的天空,就不能老盯著腳下的陰影。
很科學的來講,情緒失衡,輕則失眠焦慮,重則誘發高血壓、冠心病。
《黃帝內經》早有所言:
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
很多時候,情緒好了,日子就好了。
記住,眉頭舒展,福運自攬;歲月無錯,庸人自擾;
心若計較,處處是陰霾;心若放開,滿目皆青山。

2、戒掉貪婪的病:慾望無止,知足者富
人世間,大多數的痛苦,都來源於貪婪的慾望。
它最可怕的點在於,它會讓人永遠覺得「不夠」、永遠覺得「我還要更多」。
有錢的,還想要更有錢;有權的,還想要更多權;有了房子,還想住更大的別墅;有了車子,還想買更名貴的豪車……
所謂「慾壑難填」,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人生短短几十年,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廣廈千間只需臥榻七尺,金銀滿箱不如三餐溫熱。
如果一味放大自己的慾望,只會背上沉重的包袱,每一步都走得艱難。
其實人生很有意思,你念念不忘的那些東西,得到後會發現,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重要。
慾壑難填終是苦,知足之人心自寬。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拋開慾念,萬事皆安。

3、警惕多嘴的病:閒言碎語,禍從口出
年紀越大,見識越廣,就越容易對無關己身的事情發表看法。
話太多,嘴太快,愛論是非,滔滔不絕……有時得罪人了還不知道。
其實,智慧的老人都懂得「群處守口,獨處守心」。
管住嘴比管住錢更難,但卻比吃藥更管用。
在日本沖繩就有群百歲老人,被稱作「話少心寬族」。他們有個共同特點:寧可對著大海發獃,也不願議人長短。
這恰恰印證了一句老話:言多必失禍患至,靜默無聲福澤隨。
暮年時分,唯有管住嘴、沉住氣、守住心,人生才能步步平穩,福氣才能越攢越多。
4、戰勝懶散的病:勤為舟楫,駛向康莊
對於退休,很多人的概念都是「躺著享福」,這是最愚蠢的一種看法。
真正的養生,是 「動靜相宜,張弛有度」 。
人一懶,百病生;人一閒,雜念起。
游本昌先生 87 歲還出演繁花,「一直活到老,學到老,干到老」,他是這麼說的,也是如此做的;
鍾南山院士
85 歲仍堅持每周鍛鍊三次,他說:「鍛鍊就像存錢,年輕時不儲蓄,老了就要還債。」
你要知道,今天偷的懶,明天都會變成藥片還給你。
研究顯示,每天久坐超6小時者,死亡率增加20%,這是實實在在的科學依據。
生命如溪流,停滯即成死水;活動如春風,吹皺方顯生機。
動靜之間,才不算辜負人生這一程。

寫在最後
六十歲,正是人生的金秋時節。
少一份計較,多一寸心寬;減三分慾望,添七分坦然;
閉是非之口,開智慧之眼;棄懶散之軀,煉康健之體。
修得心中三味藥,笑看人間百歲春。
這一甲子光陰凝成的人生智慧,分享給列位看官——
願您:心寬納百福,德厚壽無疆。
與君共勉!願你我都能活成「老壽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