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癌症高發,都是蚝油惹的禍?醫生:這4種調味品,也別再濫用

2025-03-17     武巧輝     反饋

現在癌症好像越來越常見了,大家也越來越關心吃的東西跟癌症到底有啥關係。

難道問題真的出在我們每天吃的調味品上? 有人說,蚝油是一大「罪魁禍首」,因為它裡面的添加劑過多,甚至含有致癌物。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除了蚝油,還有哪些調味品可能正在悄悄威脅我們的健康?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65/22658376.avif

作為醫生,我在臨床中見過太多因飲食不當導致健康問題的患者,其中不乏一些看似健康的家庭飲食習慣,其實隱藏著巨大的隱患。

今天,就來說說,那些容易被忽視的調味品問題,以及它們和癌症的關係。

蚝油

蚝油是很多家庭廚房的「必備品」,炒菜、做湯、腌制食品時都會加一點,增加鮮味。

但很多人不知道,蚝油的本質,其實是一種高鹽、高糖、高澱粉的混合調味品,如果使用不當,不僅可能會導致高血壓,還可能帶來更深層的健康隱患。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65/22658377.avif

曾經接診過一位50多歲的患者,他的肝臟健康一直不錯,但最近體檢時卻發現肝酶指標異常,甚至有早期肝損傷的跡象。

他的飲食並不算油膩,紅肉也吃得不多,但他有一個長期的習慣,就是做菜時一定要加蚝油,甚至炒菜時會加很多,認為這樣炒出來的菜更鮮美

研究表明,當蚝油在高溫炒菜時,其中的胺基酸和硝酸鹽可能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亞硝胺,而亞硝胺是一類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2A類致癌物的化學物質,與肝癌、胃癌等密切相關。

如果一定要用蚝油,建議避免高溫加熱,可以在菜快出鍋時加入,以減少亞硝胺的產生,同時,儘量選擇低鈉、無添加的天然蚝油,減少不必要的化學添加劑攝入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65/22658378.avif

醬油

醬油是中國家庭里最常見的調味品之一,但你可能沒有意識到,一瓶普通的醬油,可能比你想像的更「傷身」。

曾經接診過一位60歲的男性患者,長期有胃部不適,但他不抽煙、不喝酒,也沒有胃癌家族史。

在醫院,檢查發現,他的胃黏膜已經有慢性萎縮性胃炎,並且有癌前病變的傾向

他的飲食習慣很清淡,但唯獨醬油用得特別多,幾乎每餐都會加,不管是炒菜還是涼拌。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65/22658379.avif

醬油的最大問題在於其高鹽含量和發酵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有害物質

老吃鹹的東西,時間長了會把胃黏膜弄壞,這樣一來,幽門螺桿菌就更容易在胃裡「安家」,而這種細菌感染,可是引起胃癌的一個重要「元兇」呢。

此外,一些廉價醬油在發酵過程中可能產生「4-甲基咪唑」,這是一種潛在的致癌物。

建議使用醬油時要控制量,每餐不超過5毫升,並且儘量選擇優質的醬油,避免廉價的化學配製醬油,減少不必要的健康風險。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65/22658380.avif

味精和雞精

很多人炒菜時都會放點味精或雞精,讓食物更鮮美,但這兩種調味品最大的風險在於過量攝入谷氨酸鈉,可能影響神經系統,甚至與某些神經退行性疾病有關。

曾經接診過一位45歲的女性患者,長期感覺頭暈、注意力不集中,檢查後並未發現明顯的生理疾病,但她的飲食習慣卻存在問題。

她喜歡吃鮮味濃郁的食物,炒菜時一定要放雞精,甚至有時候會雙倍添加。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65/22658381.avif

要是味精(谷氨酸鈉)吃多了,可能會讓大腦里的神經變得「太興奮」,反而不太好,影響大腦正常工作。

研究發現,當谷氨酸鈉攝入量過高時,可能會干擾神經遞質的平衡,甚至影響記憶力,增加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比如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

如果需要提升鮮味,可以用天然食材(如蘑菇、海帶、蝦皮)代替,避免人工調味品帶來的健康隱患。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65/22658382.avif

沙茶醬

很多人喜歡吃沙茶醬,不管是炒菜、涮火鍋還是拌面,總覺得這種醬料特別提味

但很少有人意識到,沙茶醬的成分可能比你想像的更「危險」。

曾接診過一位55歲的患者,平時飲食還算健康,但他特別喜歡吃沙茶醬,每次炒菜都會加好幾勺。

後來他因為腸胃不適去檢查,發現腸道內已經出現了腺瘤樣息肉,這是一種癌前病變。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65/22658383.avif

沙茶醬的最大問題在於它的高脂肪、高糖、高鈉成分,這三種因素疊加,會極大增加腸癌的風險。

長期高脂肪飲食會促進膽汁酸分泌過多,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生機率,而高鈉則會破壞腸道菌群,影響腸道屏障功能。

如果喜歡沙茶醬,建議減少使用頻率,不要每天都吃,同時儘量選擇低鹽、低糖版本的醬料,避免長期攝入過量的不健康成分。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65/22658384.avif

老抽和紅燒醬料

紅燒菜看起來鮮亮誘人,很多人喜歡用老抽調色,但老抽中的焦糖色素可能對肝臟代謝造成長期影響。

曾經接診過一位60歲的男性患者,他的肝功能指標異常,但沒有肝炎病史,也沒有酗酒習慣。

他的飲食偏好重口味,尤其是紅燒菜,幾乎每頓飯都會吃。長期的老抽攝入,導致體內焦糖色素積累,對肝臟的解毒功能造成負擔。

建議減少老抽的使用,儘量選擇天然方式調色,如紅曲米、番茄等,讓飲食更加健康。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65/22658385.avif
1/2
下一頁
武巧輝 • 250次觀看
武巧輝 • 50次觀看
武巧輝 • 190次觀看
武巧輝 • 390次觀看
武巧輝 • 70次觀看
武巧輝 • 230次觀看
武巧輝 • 290次觀看
大炮仙 • 0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410次觀看
武巧輝 • 360次觀看
武巧輝 • 870次觀看
武巧輝 • 140次觀看
武巧輝 • 600次觀看
武巧輝 • 140次觀看
武巧輝 • 540次觀看
武巧輝 • 210次觀看
武巧輝 • 250次觀看
武巧輝 • 36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