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得很重,群里再次陷入沉默。
我意識到,這件事遠沒有結束,真正的衝突還在後面。
03
果然,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大伯隔三差五就會在群里暗示大家"再考慮一下隨禮數額"。
有時候他會發一些別人家婚禮的照片,配文"人家這樣的規模,隨禮都是一萬起步"。
有時候他會發文強和未婚妻的合照,配文"孩子們這麼恩愛,作為長輩應該給他們最好的祝福"。
最讓人不舒服的是,他開始在群里單獨@某些人。
"@陳明,明子,你再考慮考慮,三千真的太少了。"
"@陳德華,二弟,你是文強的二叔,應該做個表率。"
"@陳德康,德康,你的店生意不錯,應該多出點。"
這種明示暗示讓每個被@的人都很尷尬,但大家都選擇了沉默或者岔開話題。
直到有一天,大伯做了一件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事。
那是個周三的中午,我正在公司吃盒飯,突然發現群里有新消息。點開一看,是大伯轉發的一個連結,標題是"現代社會隨禮標準及其社會意義"。
文章里詳細分析了不同地區、不同關係的隨禮標準,結論是"血親之間的重要慶典,隨禮數額應該體現感情深度和經濟實力,一般不低於月收入的80%"。
大伯在轉發這篇文章的同時,還配了一段話:我覺得這篇文章分析得很有道理,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按照這個標準,每家一萬塊真的不算多。
我看完這篇文章,哭笑不得。這明擺著是網上隨便找的一篇軟文,數據來源不明,觀點也很極端,根本沒有參考價值。
但大伯顯然是認真的,他把這篇文章當成了支持自己觀點的鐵證。
群里的其他人也注意到了這篇文章,但沒人回應。這種尷尬的沉默持續了整整一下午。
晚上,我實在忍不住了,給堂哥文強發了私信:文強,你爸最近在群里的行為讓大家都很有壓力,你能不能勸勸他?
文強很快回覆:明哥,我也覺得我爸說話有點過了,但你知道他的性格,認定的事就很難改。我已經跟他說了好幾次,讓他不要在群里提這事了,但他不聽。
我接著問:那你對隨禮的事怎麼看?
文強:說實話,我覺得三千就夠了。結婚是我們兩個人的事,不應該給大家造成負擔。但我爸堅持說要辦得體面,要讓小麗的家人看得起我們。
我看到這個回復,心裡有些難過。文強是個懂事的孩子,他夾在父親和親戚們中間也很為難。
你有沒有跟你爸解釋過大家的實際情況?我問。
文強:解釋了,但他總說大家都是在裝窮,說你們在外面花錢大手大腳,為了他兒子結婚就捨不得了。
我看到這裡,徹底無語了。大伯完全不了解我們這些工薪階層的真實生活狀況,還覺得大家都在故意為難他。
接下來的幾天,大伯在群里的行為越來越過分。
他開始發一些奢華婚禮的視頻,配文"這樣的婚禮才配得上我們陳家的門第"。
他還發了一些關於"親情不能用金錢衡量,但金錢能體現親情深度"的雞湯文章。
最過分的是,他開始在群里統計每個人的"承諾數額",還做了一個表格:陳明一家:3000(不足);陳德華一家:3000(不足);陳德康一家:3000(嚴重不足)...
這個表格發出來的時候,我正在開車,看到手機震動,等紅燈的時候瞥了一眼,差點氣得踩錯油門。
這哪裡是隨禮統計,簡直是公開羞辱!每個人的名字後面都標註著"不足"或"嚴重不足",好像我們都是鐵公雞一樣。
當天晚上,三姑直接在群里發飆了:陳德貴,你過分了!隨禮是心意,不是義務!你這樣做表格統計,把我們當什麼了?
緊接著,五叔也發話了:大哥,你這樣做讓我們很寒心。我們不參加文強的婚禮了,省得你覺得我們丟人。
群里瞬間炸了,七八個人同時發消息表達不滿。
大伯面對這樣的反應,不但不道歉,反而更加強硬:我就是要讓大家看看,誰是真心為文強好,誰是在敷衍!
這句話徹底激怒了所有人。
從那天開始,群里就沒人說話了,一片死寂。
04
婚禮前一周,眼看事情無法挽回,我爸陳德福主動站出來當和事佬。
他在群里發了一條長消息:各位兄弟姐妹,文強的婚禮馬上就要到了,我希望這件事不要影響我們家族的和睦。大家都是一家人,沒有必要為了錢傷感情。我建議大家都退一步,德貴也不要再堅持一萬的標準了,大家也不要因為這件事影響參加婚禮的心情。
我看到我爸的消息,心裡很感動。他一直是家族裡的和平使者,每次有矛盾都是他出面調解。
但這次,大伯的態度依然強硬:德福,你說得輕鬆。文強的婚禮只辦一次,如果因為錢不夠辦得寒酸,以後怎麼見人?我不是要為難大家,我是希望大家能真心支持文強。
我爸耐心地回覆:大哥,支持文強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非要用錢來衡量。大家能抽時間參加婚禮,就已經是最大的支持了。
大伯:話是這麼說,但沒有錢怎麼辦婚禮?總不能讓文強和小麗委屈吧?
就在這時候,一直沒怎麼說話的堂弟陳文軍突然發了一條消息:大伯,要不這樣吧,我們幾個年輕人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想別的辦法幫忙,不一定非要用隨禮的形式。
這個建議讓群里的氣氛稍微緩和了一些,大家開始討論其他的幫忙方式。
有人提議出人力幫忙布置會場,有人提議幫忙接待客人,有人提議負責攝影攝像。
但大伯對這些建議都不太感興趣,他堅持認為"錢是最實在的支持"。
就在大家努力尋找解決方案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
那是周五晚上,大伯在群里發了一條消息:我今天去銀行查了一下,文強帳戶里的錢確實不夠辦婚禮。我和他媽商量了,決定把老家的房子抵押貸款,這樣就不用麻煩大家了。
這條消息讓所有人都震驚了。
我立刻給我爸打電話:"爸,大伯說要抵押房子,這事是真的嗎?"
"應該是真的,他剛才也給我打電話了,說已經聯繫好銀行了。"我爸的聲音很沉重,"我覺得他這是在跟大家賭氣。"
"那怎麼辦?我們總不能看著他真的去抵押房子吧?"
"我也在想辦法,但你大伯現在誰的話都聽不進去。"
當天晚上,家族裡的幾個長輩私下組了一個小群,商量怎麼處理這件事。
最後大家達成一致:既然大伯這麼堅持,那就讓他自己承擔後果,我們按照原來的計劃,每家出三千塊隨禮,其他的不管了。
但我們都沒想到,這個決定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周六下午,大伯在群里發了最後一條通牒:明天就是文強的婚禮了,我最後確認一次,願意按照一萬標準隨禮的,請私信我。不願意的,也請明確表態,我好安排座位。
這條消息發出去後,群里一片沉默。
一個小時後,大伯又發了一條消息:既然大家都不說話,我就當你們都不願意支持了。那明天的婚禮,你們就不用參加了。
我看到這條消息,徹底憤怒了。這哪裡是辦婚禮,簡直是在分裂家族!
當天晚上,我們幾家人私下商量了一下,決定明天還是要去參加婚禮。不管大伯怎麼說,文強都是我們的侄子,他的婚禮我們不能缺席。
但誰也沒想到,第二天在婚禮現場,會發生那麼戲劇性的一幕。
05
婚禮當天上午,我和王小紅提著三千塊的紅包,準時到達了酒店。
文強穿著筆挺的西裝站在門口迎賓,看到我們很高興:"明哥,嫂子,你們來了!"
"當然要來,這麼重要的日子怎麼能缺席。"我拍拍他的肩膀,"恭喜你,文強。"
文強接過我們的紅包,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明哥,我爸這段時間說話有點過分,你別往心裡去。"
"沒事,都是一家人。"我笑著說,心裡卻有些擔心等會兒大伯看到我們的紅包會是什麼反應。
婚禮現場布置得很漂亮,看得出來確實花了不少錢。我粗略估算了一下,僅僅是鮮花和布景就得好幾萬。
陸陸續續地,其他家族成員也都到了。讓我意外的是,昨天被大伯"勸退"的人,今天基本都來了。
大家都是拿著三千左右的紅包,臉上的表情有些尷尬,但還是努力保持著喜慶的氛圍。
大伯站在簽到台旁邊,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每當有人過來登記紅包,他都會瞥一眼金額,然後露出失望的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