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趙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趙松從小就是「別人家孩子」,小兒子趙小樹則完全相反,打小招貓遛狗,闖禍精一個,讓父母操碎了心。按說這樣,趙家父母應該更喜歡大兒子才對,又省心又孝順,誰知道趙家卻偏偏不按常理出牌。
趙松早熟,小時候就知道家裡窮,心疼父母辛苦,哪怕很想要什麼東西都從來不說,並且渴望通過讀書改變命運。
趙小樹就是趙松的對照組,趙松有多麼懂事,就越發襯得趙小樹有多麼頑劣。小時候,想要什麼從來都是撒潑打滾也要得到手,什麼父母沒錢、辛苦,他才不管,活得那是一個沒心沒肺!
可說來也奇怪,就算趙小樹整天闖禍,正事不幹,學習倒數,趙母還是喜歡小兒子。每當別人誇讚大兒子有出息的時候,總會不高興,擔心自己小兒子聽多了傷心,於是越發想要補償來哄小兒子開心。這麼養下來,可想而知,趙小樹長大後是個什麼樣的人。

很快,兩人先後成年了,趙松不負眾人期望,保送了名牌大學,而趙小樹,不提也罷,不知道擱哪混日子呢!
四年一晃而過,趙松有著名牌大學的加持,輕鬆進入全國頂尖的公司,並且和大學的女同學蓓蓓在一起了。
兩家也算是門當戶對,婚事很快談妥,蓓蓓家是實在拿不出錢,而趙松家有錢也沒想著大兒子,小夫妻一合計,得了,指望不上父母,還是自己工作賺錢買房吧!
而說到趙小樹,又不得不提起他乾的事兒了,「小時偷針長大偷金」可不是說著玩的,他小時候做壞事有自己媽兜底呢,可是越來越大後,闖的禍就慢慢兜不住了,這個時候他盯上了自己哥哥。
說實話,他是瞧不起趙松的,雖然從小學習好,可是爸媽最愛的是自己,每次看到他拿著滿分成績單想要得到父母誇讚,卻直接被父母敷衍了事的時候,他總會偷笑,心裡想著,你就算學習好又怎麼樣?不還是得不到父母的愛嗎?
外人總是不知道為什麼趙母偏心,趙小樹心裡卻是一清二楚,他這個哥哥,只會學習,書呆子一個,什麼好話都不會說,他卻相反,雖然什麼也不做,但是好話一籮筐,什麼「長大後給媽媽買大別墅」「以後媽媽老了肯定孝敬您」之類的話張口就來,誰不愛聽好話啊,哪怕是假的,自己也會說服自己是真的。

趙小樹雖然沒什麼文化,可是他知道什麼是「原生家庭論」,小時候沒有得到過愛的孩子,終其一生都會尋找愛。這不,他現在不就來給哥哥送親情了嗎?只要趙松給夠錢就行,到時候絕對哄得他開心。
不得不說,趙小樹把趙松的心理分析得透透的。趙松從小就覺得自己,自己好像是個外人,多年來他一直渴望父母愛自己,於是逢年過節總要給父母發紅包,即使這樣父母也對自己愛答不理。
趙松總是想融入這個家庭,於是一聽到弟弟找他幫忙,他恨不得發動所有認識的人來幫忙,這一來二去的,不是給錢就是給東西,蓓蓓終於看不下去了,照顧家裡人也要有個度吧?光顧著大家,小家就不管了嗎?
可趙松完全聽不進去,蓓蓓總想著忍忍就過去了,可沒想幾年過去了,不但沒有停,反而越發受不住了,蓓蓓忍不可忍,提出離婚,而趙松不以為意,總想著老婆會理解自己,誰知道,等到他出差回來,發現家裡老婆的東西都不見了。
這時他才幡然醒悟,他一直想要的愛就在他身邊啊,可是他卻把她弄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