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茶不涼!重症離世後26名同學代他贍養雙親,經濟不好仍捐款「苦過才懂難處」:失去1個兒子您還有26個子女

2020-11-24     曹強育     反饋

人生到最後,拼的都是人品,而善良就是最好的人品,只要你一直善良下去,你就能成為人生的贏家。

善良是一種選擇,選擇善良,不是為了證明什麼,而是為了對得住自己的良心,仰不愧天,府不愧地,無愧於人,無愧於心。

生而為人,我們都要善良,善待自己,善待身邊的人,只有這樣,你才能贏得別人的善待,贏得自己的認可,你以後的路,才能越走越寬。

做人要明白,心中有善的人,心中才會充滿美好,充滿溫暖,他才能創造出美好,給別人送去溫暖,這樣的人,才能活得有溫度,才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去年12月底,李迎和十幾名初中同學在蔣忠家過了一個早年。當時蔣忠已不在人世,同學們是來探望他的父母妻兒的,一群人嘰嘰喳喳,說說笑笑。

半年多後同學們再來,蔣忠家門上貼上了白色挽聯,靈堂裡擺著蔣父遺像。蔣母已經先一步離開,這個家裡只剩蔣忠的妻子、兒子。

在遺像前,李迎等6名同學行了跪拜大禮,又接受了蔣忠兒子的還禮。李迎有些恍惚,她和同學們原本打算贍養蔣忠父母至少5年,計畫就這麼戛然而止。

蔣忠是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鼎功橋村人,2018年3月被確診為重症,後不治離世。臨終前,他的26名初中同學建起一個微信群,承諾每月籌集2000元代他贍養他老病的雙親。

2018年6月,蔣忠的同學們帶著善款到蔣忠家探望。

與外界想像不同,這26名同學畢業後大多與蔣忠沒有往來,也並不富裕。他們之中有人剛剛生意失敗,有人為生計兼著幾份差事,有人家中也有病患需要照護;只有少數幸運兒,度過了大抵順遂、安穩的前半生。

「我們都是70年代出生的人,都是農村出來受過苦的。這種時候能有人幫一把,真的能為一個家庭解決好多問題。」蔣忠的同學周大偉說。

家空了

7月26日下午2點半,剛剛午睡醒來的王獻萍揉了揉眼。她身下是一張木床,擱在飯廳一角,四下堆滿雜物。幾米外的堂屋裡,11歲的兒子小晨光著膀子,正用媽媽的手機打遊戲。

除了兒子玩遊戲時的幾句叫駡,這座二層小樓沒有其他響動。幾十平方米的堂屋裡,閒置著七八把竹椅;門外的晾衣杆上掛著母子倆的三五件衣物,多是王獻萍幹活穿的工服和遮陽帽。

「空了。」王獻萍說。

7月20日,蔣忠家的堂屋裡空空蕩蕩。除了電視和冰箱,幾乎沒什麼像樣的家電。

王獻萍今年42歲,一件松垮的、褪色發白的粉色睡衣套在她身上,襯得她又黑又瘦。或許因為過度勞作,她的脊背略顯彎曲,一米六的個子看起來更矮了。

從2019年7月算起,一年間,王獻萍先後送走了丈夫、婆婆、公公。

2018年3月,46歲的丈夫蔣忠被確診為惡性黑色素瘤,一年四個月後不治離世。77歲的婆婆中風癱瘓已有五六年,今年6月時連續幾天吃不下飯,最後在女兒家中辭世。不到一個月,患有阿爾茲海默病的公公身體機能迅速衰退,7月13日去世時享年84歲。

自從蔣忠離世,26名初中同學便湊錢代他贍養老人、代他盡孝。2019年12月底,李迎、楊健、周大偉等十二三名同學到蔣忠家陪老人過了一個早年。

出發前,他們買了米、油、水果,還給兩位老人各買了一個暖手袋。楊健一名做公益的朋友贊助了一個蛋糕,讓他一起捎來。長沙的冬天濕冷,氣溫低至個位數,蔣家靠火爐取暖,冷風竄進屋裡,李迎看到蔣父身上的棉絨睡衣沒系扣,趕緊上前幫他扣上。

那次過年是蔣忠家少有的熱鬧場面,王獻萍、小晨、蔣父都在,平時在女兒家照料的蔣母也回來了。十幾名同學、五六個過來幫忙的堂兄堂嫂忙活開了,男人打掃屋子、貼春聯,陪老人說話;女人洗菜、做飯、包餃子,七嘴八舌話著家常。

除了豬肉餡餃子,那天中午的餐桌上還擺上了長沙人過年慣吃的熏鴨、雞、魚、肉。飯後,蛋糕抬上桌,點上12根蠟燭,寓意一年12個月都紅紅火火。

內容未完結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第1頁 第2頁

2019年12月,十幾名同學到蔣忠家陪老人過早年。

蔣忠的初中同學周大偉記得,兩位老人「精氣神都還行」。蔣母坐在輪椅上,動作有些僵硬,但臉色不錯。蔣父見人就笑,每次向同學們道謝時,眼淚止不住地流。

但半年後的蔣家一切都變了。7月14日下午5點,接到蔣父去世的消息後,李迎、周大偉、楊健等6名同學換上黑衣,帶了兩串鞭炮趕了過去。

這一次,蔣忠家門口搭起一頂藍色帳篷,零星坐著幾名親戚,一張長板桌上擺著幾大盆菜,供賓客自助取用。「好冷清的。」李迎說。

6名同學穿過貼著白色挽聯的大門,在靈堂中的遺像前兩兩成排、雙膝跪地,磕了三個響頭。他們剛一跪下,靈堂響起銅鑼,門外鞭炮聲起;磕頭後,靈堂一側戴著黑色袖章的小晨和另一名親屬跪拜回禮。

李迎記得,禮畢後,他們在門外的柚子樹下坐了一會兒。蔣忠的表哥過來招呼,聊著聊著,這個50多歲的男人忍不住哽咽:「想不到我舅舅這麼好的福氣,我這個做外侄(外甥)的都沒你們這麼好。」

「你來回地磨,刺就沒了」

蔣忠被確診為重症是2018年3月,初中同學中,周大偉是最早知道消息的幾人之一。當年4月,周大偉到鼎功橋村蔣忠家探望,蔣忠沒在床上休息,而是在打掃豬圈。

周大偉問他為什麼不去看病,蔣忠說,「家裡事情多,小孩還在上學,哪有時間去看?」

蔣忠當時養了一百多頭豬。為節約成本,他每天上午、下午都要騎著三輪車到十幾公里外的部隊食堂拉泔水。泔水混雜著生水、雜質,要先在一口大鍋裡熬煮、挑揀,味道刺鼻。中午和晚上還要各喂豬一次,一兩小時後再去鏟掉糞便、清洗豬欄,一直忙到八九點。

周大偉猜他手頭緊,問他是否願意找同學幫忙籌錢。一向好面子的蔣忠沒有拒絕。

從初中起,周大偉和蔣忠就是鼎功橋中學的同班同學,也是最好的朋友。在他的印象裡,蔣忠自小家境不錯,父親退伍後一邊務農一邊給人看病,家中還開了一個釀酒作坊。上學時,同學們多穿軍綠色的解放鞋,蔣忠卻穿白球鞋;有自行車是件體面事,蔣忠家離學校只有一公里,卻也騎車上學。

那時的蔣忠個子出挑,長得帥,眉眼舒展,鼻樑挺拔,愛說愛笑。雖然是個出了名的「調皮鬼」,卻很招女孩子喜歡。

初二時,蔣忠與同學們的合影,右一為蔣忠,後排左一為周大偉。

1991年初中畢業後,同學裡繼續讀書的很少,大多數人外出務工,近的就在長沙,遠的去了廣東。蔣忠成績不好,到長沙市的一家菜市場擺攤賣肉,四五年後又到幾家單位的食堂做伙夫。

1/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