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鈴聲刺耳地響起,我正準備陪兒子寫作業。
"陳先生您好,我是錦江大酒店的經理,請問您什麼時候過來結一下帳?"電話里傳來恭敬而焦急的聲音。
我愣了一下:"結什麼帳?"
"您訂的88桌婚宴酒席,現在賓客已經散了,總共十八萬六千八百元,我們等您很久了。"
我的手一抖,差點把手機摔了。88桌?十八萬?我今天哪裡都沒去,更別說訂什麼婚宴了!
"你是不是搞錯了?我沒有訂任何酒席。"
"陳明軒先生,身份證尾號0337,預訂人就是您啊,而且還特別交代今天是陳明華先生的婚禮。"
聽到堂哥的名字,我整個人都呆住了。
陳明華,我的堂哥,今天確實結婚。但是,他沒有請我們家任何一個人參加。
01
十年前,我剛從大學畢業,懷著滿腔熱血回到這座小城。
那時候堂哥陳明華已經在市政府工作三年了,風光無限。每次家庭聚餐,大伯總是眉開眼笑地誇他:"我們家華子有出息,年輕有為啊!"
而我,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家待業整整半年。
"明軒也不錯,名牌大學畢業呢。"我媽總是這樣為我辯護,但聲音越來越小。
那段時間我經常去大伯家串門,堂哥對我也挺好,還主動幫我打聽工作的事情。
"堂弟,要不你也考個公務員?我可以給你一些複習資料。"
我搖搖頭:"我想自己創業。"
堂哥笑了笑:"創業哪有那麼容易,還是穩定一點好。"
大伯在旁邊接話:"就是,華子說得對,端鐵飯碗才是正道。"
我沒有多說什麼,但心裡已經下定了決心。
創業的頭兩年異常艱難,我做過很多行業,賣過保險,開過小飯店,甚至擺過地攤。每次家庭聚會,我都能感受到大伯家異樣的眼光。
"明軒還在折騰啊?"大伯母總是這樣問我媽。
"年輕人有想法是好事。"我媽總是尷尬地回應。
而堂哥那時候已經升職了,買了房買了車,儼然成了家族的驕傲。
我記得很清楚,有一次我去大伯家借錢周轉,堂哥正在客廳看電視。
"堂哥,能不能借我兩萬塊錢?"我硬著頭皮開口。
他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大伯:"爸,你覺得呢?"
大伯皺著眉頭:"明軒啊,不是大伯不幫你,這創業的事太不靠譜了。你什麼時候想明白了,想考公務員了,大伯一定全力支持。"
我紅著臉離開了大伯家,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主動登過他們家的門。
02
第三年,我的運氣終於來了。
網際網路行業開始興起,我敏銳地察覺到了商機,開始做電商平台。從最初的幾個人小團隊,到後來的幾十個人公司,生意越做越大。
但是我沒有聲張,依然過著低調的生活。
家族聚會上,大伯還是習慣性地夸堂哥:"華子又升職了,現在是副科長了。"
"明軒的小公司怎麼樣了?"大伯母總是一副關心但不看好的語氣。
"還行,能養家餬口。"我總是這樣回答。
堂哥倒是比以前客氣多了,偶爾還會關心一下我的生意:"堂弟,網際網路這塊我不懂,不過聽說現在不好做了,你要不要考慮轉行?"
我只是笑笑,沒有多說。
那幾年我埋頭苦幹,公司規模不斷擴大,客戶遍布全國。但我依然住在老房子裡,開著一輛普通的家用車,在家族聚會上也很少主動發言。
我媽有時候會埋怨我:"你現在生意做得不錯了,怎麼不買套好房子?"
"夠用就行了。"我總是這樣回答。
其實我心裡很清楚,我不想太張揚,不想破壞家族現有的平衡。堂哥在家族中的地位已經根深蒂固,我不想因為自己的成功而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直到去年春節聚會,一切都變了。
那天我照例帶著妻兒去大伯家拜年,堂哥剛買了新車,一輛奧迪A6。
"華子真是越來越有本事了!"大伯笑得合不攏嘴。
我在旁邊默默地看著,兒子子凡拉著我的手:"爸爸,我們家什麼時候也買這樣的車?"
我正要回答,堂哥突然問我:"堂弟,你現在一年能賺多少?"
這個問題讓現場氣氛有些尷尬,我猶豫了一下:"還行,比打工強一點。"
"應該有個十幾萬吧?"堂哥繼續追問,語氣中帶著一種莫名的優越感。
我沒有正面回答,只是笑了笑。
03
今年春節前一個月,我無意中聽到了一段對話。
那天我去爸媽家吃飯,剛走到門口就聽到屋裡有人說話。
"明軒現在到底什麼情況?"是大伯的聲音。
"還能什麼情況,小本生意唄。"我爸回答。
"我聽華子說,現在網際網路不好做了,很多公司都倒閉了。明軒不會也..."大伯的語氣中帶著擔憂,但更多的是某種說不清的情緒。
"應該不會吧,他每個月還給我們生活費呢。"我媽的聲音有些不確定。
"唉,當初就應該聽我的,考個公務員多好,旱澇保收。現在這樣飄忽不定的,結婚生子壓力多大啊。"大伯嘆了口氣。
我在門外站了很久,沒有進去。
從那時起,我就感覺到了家族關係的微妙變化。以前大伯雖然不看好我,但至少還會關心;現在卻開始有了某種防備的意味。
春節聚會上,這種感覺更加明顯了。
堂哥宣布要結婚的消息時,全家人都很高興。大伯更是興奮得不得了:"華子終於要成家了,我們陳家要辦大事了!"
"什麼時候?在哪裡辦?"我媽問。
"五一節,錦江大酒店。"堂哥回答。
"那可是市裡最好的酒店!"大伯母滿臉驕傲。
我在旁邊默默聽著,心想著到時候一定要好好包個紅包,畢竟是堂哥的大喜日子。
但是三月底,我爸告訴我一個讓我意外的消息。
"明軒,華子結婚,咱們家不用去了。"
我愣住了:"為什麼?"
"華子說了,婚禮只請至親好友,人數有限。"我爸的表情很複雜,"他們家的意思是,咱們不是一個支的,不用破費了。"
我當時覺得很荒謬:"我們是堂兄弟啊,怎麼不是至親?"
我媽在旁邊嘆氣:"算了,人家不請就不去吧,免得尷尬。"
那一刻我才明白,在大伯他們心裡,我們這一房已經被徹底邊緣化了。
04
婚禮當天,我本來打算淡然處之,當作什麼都沒發生。
但是下午的時候,我在朋友圈裡看到了堂哥婚禮的照片。
錦江大酒店的宴會廳金碧輝煌,台上新郎新娘笑容滿面,台下賓朋滿座。我仔細數了數,至少有八十多桌。
照片里有很多熟悉的面孔,有我們共同的同學,有鄰居家的叔叔阿姨,甚至有我們小區物業的管理員。
這些人在大伯眼裡都比我們更"至親"嗎?
我越看越難受,最後直接關了手機。
"爸爸,你怎麼了?"兒子子凡跑過來問我。
我強擠出一個笑容:"沒事,爸爸只是有點累。"
妻子曉芸走過來,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不要想太多,可能真的是有什麼誤會。"
"什麼誤會能讓親堂兄弟都不請?"我苦笑著搖頭,"算了,不去就不去吧,我們自己過好日子就行。"
但內心深處,我還是覺得很委屈。這些年來,我從來沒有做過對不起大伯家的事情。相反,每年過節我都會給大伯大伯母買禮物,堂哥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我也從來不推辭。
為什麼到了他人生最重要的時刻,卻要把我們排斥在外?
難道真的是因為他們覺得我生意失敗了,怕我們去蹭吃蹭喝?
想到這裡,我心裡五味雜陳。
晚飯的時候,我媽打電話過來:"明軒,華子結婚了,你有沒有包紅包?"
"媽,人家都沒請我們,我包什麼紅包?"我有些無奈。
"唉,不管怎麼說,都是一家人啊。"我媽嘆了口氣,"要不你明天去補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