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有癌,嘴巴先知,嘴巴一旦出現5種異樣,胃癌或已悄然臨近

2025-11-15     武巧輝     反饋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3/22835481.avif

現在很多人對身體的關注越來越多了,但說實話,大部分人還是等到真出大問題才會認真去體檢、去醫院。

特別是像胃癌這樣的病,不是沒有信號,而是很多人壓根沒意識到早期其實是能察覺到的。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3/22835482.avif

只是這些信號藏得太深,不疼不癢的,不注意就忽略了。

其實身體在「報警」的時候,是會找一些地方發出提示的。

有一點很少有人想到,就是嘴巴。

很多人一聽說胃有問題,還以為得靠胃鏡才能知道,但醫生指出,有些胃部的早期異常,其實會先從嘴巴體現出來,尤其是一些細節變化,如果老是反覆出現,真的不能當成小事看待。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3/22835483.avif

先要弄清楚一個原理。

胃和口腔雖然隔著一段距離,但它們都是消化系統的一部分。

很多胃部的慢性炎症、潰瘍甚至病變,都會通過消化功能的紊亂間接影響到唾液分泌、口腔菌群平衡,甚至體內代謝的狀態。

一旦胃出了問題,嘴巴有時比其他地方更快反應。

特別是那些長期處於胃酸反流、胃動力下降、胃粘膜損傷的狀態,口腔環境會慢慢發生改變。

殊不知這種情況下,如果一直忽略,一些胃癌的早期信號也許就錯過了。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3/22835484.avif

先說口氣的問題。

很多人覺得口氣重就是沒刷牙,其實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特別是那種早上起來嘴巴發臭,中午刷牙都蓋不住味道的,那種口臭是從胃裡上來的。

胃黏膜發炎、消化功能紊亂會導致食物在胃裡停留時間變長,產生髮酵、積氣,氣體通過食道反流到口腔,帶出一種特別的「腐敗味」。

有研究表明,長期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群,發生這種口氣異常的比例明顯升高,而幽門螺桿菌又是胃癌的重要誘因之一。

如果不是因為牙齒問題或者口腔衛生差,那就應該從胃的角度查一下,別老以為多刷牙、多嚼口香糖就能解決。

長期口氣重,還伴隨飯後胃脹、噯氣、反酸這些,真的要引起重視。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3/22835485.avif

再者是舌苔的變化。

正常情況下舌苔是薄白均勻的,但不少人早晨照鏡子的時候會發現舌苔發黃髮膩,有時候甚至還厚得像刷了一層油漆。

這種情況如果偶爾一兩天,可能是上火或者吃太油膩。

但如果長期如此,尤其是搭配著食慾差、消化慢、吃點就脹這種胃腸表現,那可能就是胃裡出毛病了。

胃陰虛、胃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都會引起舌苔異常,而這類人群如果還拖著不管,有可能出現胃部粘膜的慢性損傷,甚至不典型增生。

這在胃鏡檢查中經常能看到,而這些不典型增生就是胃癌的前期狀態。

很多人直到檢查出癌變才追溯這些信號,但其實早就寫在舌苔上了。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3/22835486.avif

還有一點不少人忽略,就是牙齦經常無故出血。

看著像是刷牙不小心,其實有時是體內慢性炎症導致毛細血管脆弱,而這種情況在胃功能紊亂的人群中也不算少見。

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胃出問題的同時會伴有營養吸收障礙,維生素C、鐵、葉酸等微量營養素的缺乏,會進一步讓牙齦變得敏感、容易出血。

有些人刷牙一點就出血,吃水果都覺得牙根發酸,這種情況可能不是牙的問題,而是胃吸收跟不上了,影響到了口腔黏膜的修復能力。

長期下去,這種慢性炎症環境會讓身體的抗病能力也逐漸下降。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3/22835487.avif

口腔潰瘍反覆不愈也是一個信號。

有些人幾乎每個月都要長一次潰瘍,位置不固定,剛好了一個,又起一個。

這種反覆發作很可能是免疫系統和消化系統同時存在異常的表現。

胃部病變尤其是慢性淺表性胃炎、胃糜爛甚至胃癌早期,都會因為影響蛋白質和維生素的吸收,引發全身性的營養失衡,導致免疫力下降。

而口腔潰瘍正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免疫信號。

如果單靠吃點維生素B片、擦點藥膏就想解決,恐怕只能管一時。

如果胃的根源不處理,嘴巴也不可能好得了。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3/22835488.avif

再說嘴角乾裂。

這種問題看似小,但其實背後藏著的東西不少。

胃動力不足、消化慢、長期處於胃黏膜萎縮狀態,會導致體內水分代謝變差,加上唾液分泌減少,口腔就容易干。

而嘴角的皮膚又特別薄,一旦缺水或營養不夠,就會出現乾裂甚至起皮。

有些人每天都塗潤唇膏、擦凡士林,但還是反覆乾裂,換了一圈護膚品都沒用,結果是胃出了問題。

特別是嘴角兩邊反覆乾裂、起皮、甚至紅腫的情況,如果長期存在,而且伴隨乏力、飯後胃脹、消瘦,那真的應該考慮做個胃部檢查,別總是把鍋甩給天氣和護膚品。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3/22835489.avif

說到底,胃的問題不是一下就成胃癌的。

大多數胃癌的出現都是經歷了一個長期的慢性炎症、萎縮、異型增生的過程。

而在這個過程中,身體其實是有很多信號給人的,只是很多人選擇無視。

嘴巴作為離胃比較遠卻反應最快的地方之一,它發出的那些小小變化,其實比胃疼更值得在意。

因為胃疼很多時候已經是中期甚至晚期的症狀了,而嘴巴的變化,可能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出現。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3/22835490.avif
1/2
下一頁
李雅惠 • 80次觀看
李雅惠 • 160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620次觀看
李雅惠 • 360次觀看
李雅惠 • 60次觀看
李雅惠 • 50次觀看
李雅惠 • 50次觀看
武巧輝 • 180次觀看
李雅惠 • 70次觀看
武巧輝 • 3K次觀看
李雅惠 • 40次觀看
李雅惠 • 60次觀看
李雅惠 • 30次觀看
李雅惠 • 30次觀看
李雅惠 • 50次觀看
武巧輝 • 4K次觀看
李雅惠 • 70次觀看
李雅惠 • 40次觀看
武巧輝 • 61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