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 國際小編
(香港8日綜合電)中國小鵬科技研發的全新一代人形女機器人IRON亮相,引來全城熱話,中國的擬人技術幾可亂真;從網民誤以為是真人假扮的反應看來,機器人在外觀上取代人類旨日可待。然而在市場的追捧熱潮中,最終不禁要問,這位女機器人除了「扮人」功能外,到底有什麼實質作用。

市場最終不禁要問,這位女機械人除了「扮人」功能外,還有什麼實質作用?
根據小鵬科技發布,IRON主要是展示流暢的動作和高度還原的人體姿態,務求走得自然、穩定,非常像真人走路,背後有賴於仿生肌肉、紡織皮膚和第三代控制器,與自主研發的 Turing AI (圖靈 AI)晶片,據報有3000萬億次運算能力,運行30億個 AI 參數,支援複雜的對話、行走及交互功能。此外,IRON身上有3顆圖靈晶片、60個關節和200個自由度,尤其是成功增加了腳尖的被動自由度,IRON還搭載了大規模物理世界模型、增強學習及視覺-語言-動作 AI 模型組成的高級能力組合,據說正是走路極似真人的技術原因。
小鵬科技預測,約10至20年後,人形機器人或發展出20兆美元(約84兆令吉)市場規模,較電動車市場還要多一倍,屆時全球會有超過2億部人形機器人。此番言論一出,加上發布小鵬同時發布Robotaxi、匯天飛行汽車、物理世界模型第二代VLA,其股價逆市炒高5%。
然而每次當有機器人研發成果發布,市場期待會有一個真實答案—投入億元計資本研發,到底有什麼作用?據小鵬科技團隊一番探索,它們的答案認為,IRON將優先進入商務場景提供服務。女機器人IRON將取代傳統博物館導賞員、汽車銷售員和「導巡員」等三大崗位,導巡員在中國主要是景區安全管理巡查,以及交通場所執勤,後者類似香港的「港鐵職員」,在內地則常見於交通樞紐(如公共巴士站、地鐵站)或城市路口,負責疏導人流、維持秩序,在平日繁忙時間,負責揮旗指揮、維持公共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