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術住院,老公讓請護工,兒子要考研沒來:餘生還是一個人過吧
原本我已經習慣了孤獨,可是後來才發現生活的意義就是:當你加班回到家的時候,有人為你亮著一盞燈:累了的時候,有人陪你喝杯酒;陷入低谷的時候,有人給你一個溫暖的擁抱。
可當你發現,你最孤獨最無助最脆弱的時候,根本就沒人關心你,也沒有人陪伴你,更別提給你一個溫暖的擁抱,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對家庭、對親人的付出根本就毫無意義?
尤其是女性,她在家庭里的身份是妻子、母親、女兒,當她盡心竭力地為這個家辛苦勞頓的時候,給丈夫、孩子無微不至地照顧的時候,有沒有得到應有尊重和感恩?

有時候,付出得多了,時間長了就會被認為理所當然。女人都是感性動物,對感情看得重,願意付出,可是她們付出之後也需要有回應的。
正因為重情,所以她們願意付出,也正因為重情,她們對親人是否給予自己溫暖也看得很重,哪怕是體貼的一句問候,溫柔的一個眼神,不經意的一個動作,就很容易讓她們感動。但是,為什麼有的人就那麼吝嗇,心安理所地接受愛卻不願回報哪怕一點點呢?
史大姐昨天在醫院當著病房其他病人的面、醫生護士的面、護工的面忍不住流淚了,她哭著說:餘生還是一個人過吧,以後要多愛自己。
史大姐今年五十歲,她這次住院是因為長年勞累導致腰椎盤突出,前段時間痛得腰都直不起來,只得進了醫院,醫生給她安排了手術,就在第二天做。
可是,直到做完手術,她的老公和兒子一次面都沒來露過。
史大姐和老公結婚二十多年了,有一個獨生兒子,老公是個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人,大男子主義思想很嚴重,經常說「君子遠皰廚」,從來不幹家務,兒子也受了老爸的薰陶,在家只打遊戲玩手機,兩父子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
史大姐沒在意這個,她覺得反正一家三口的家務就不多,自己一個人干也可以,所以也默認了這種生活模式,有時候如果有事不回家吃飯,她都得點好外賣送去家裡,而且這種次數不能多,多了老公會怪她不顧家,說外賣是垃圾食品。
都說人心是肉長的,史大姐這麼盡心盡力地照顧那爺倆,他們就算懶不做家務,但該關心的也應該關心,該心疼的也得該心疼吧?
但是史大姐想錯了,她住進醫院後,腰疼下不來床,老公當天說有事在忙,有空的話第二天會來,兒子更是連個電話都沒有。
好在醫院有護工,一天兩百塊,史大姐就請了個護工,當老公聽說她請了護工之後,就乾脆打電話說不來了:請護工挺好的,反正我來了也幹不了啥,再說醫院現在風險大,容易感染新冠,你就安心做完手術再回家吧。
看,推得一乾二淨。
兒子呢,直到手術前才打了個電話過來,只說自己現在正在準備研究生考試,這幾天很關鍵,沒空來看她。
掛了電話,史大姐的眼淚就下來了,這孩子,自己巴心巴肝地疼了他二十多年,現在躺在病床上都要做手術了,他竟然來看都不看一眼,醫院離家裡只有半個小時的車程,準備研究生考試難道就在乎那一兩個小時嗎?
看著史大姐顫抖著嘴唇,拚命壓抑著不哭出聲,請的護工忍不住安慰她:你以後呀,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人還是得自己心疼自己,其他人都靠不住。
聽了這話,史大姐終於崩潰地哭了出來:你說,我這大半輩子到底是為了啥呀,要是他們有個病痛,我都是飯菜和熱水端到床前,怎麼到了我這,就沒人理了呢?
正在查房的醫生聽了,也過來安慰:大姐,你這手術沒什麼問題的,以後多注意別勞累就行了,別多想,先把身體養好了再說。
史大姐邊擦眼淚邊點頭:唉,餘生還是自己一個人過算了,把用在老公兒子身上的那份心思用在自己身上吧。
亦舒說:人心是慢慢變冷,樹葉是漸漸變黃,故事緩緩寫到結局。
不要漠視對我們付出了愛的親人,當她的心被徹底傷透的時候,也就是她對你絕望的時候。希望史大姐真的如她所說,餘生,只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