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國產刑偵劇燒起了一把猛火,而背後的「主謀」就是央視。
先是《獵罪圖鑑2》。
憑藉著改編真實故事的噱頭,超強的邏輯性推理,以及聚焦現實問題,成功俘獲了觀眾的心。

然後是《借命而生》。
憑藉著獨特的視角切入,以對小人物的刻畫,從點到面展現了人性之光。

最後是《掃毒風暴》。
憑藉著寫實性的視角,毫不避諱展現尺度,真實還原了犯罪場面,呈現給觀眾的是一場視覺盛宴。

不得不承認,刑偵劇的連續高光,背後有著天然的吸引力,用口碑徹底征服了觀眾。
正因為如此,央視這部刑偵劇還未開播,就已經引發了觀眾的熱議。

《利劍·玫瑰》是一部聚焦打拐的刑偵劇,於央視和騰訊視頻首播。
對於一部刑偵劇,最重要的是什麼?
在我看來,觀眾最關注的地方,其實就是兇手的作案手法,警察的偵破過程,以及背後折射出的社會意義。

而《利劍·玫瑰》做到了這三點,滿足了觀眾的口味。
首播當天,故事從獵奇和大尺度,轉向人文關懷和現實主義,成功完成了過渡。

於是開播當天,表現可圈可點。
開播僅半小時,實時收視飆升至2.5%,登頂同時段全國榜首。
騰訊站內預約量破188萬(創平台刑偵劇紀錄),開播首日熱度值突破23000。
對於這樣的表現,七哥我並不感到驚訝,畢竟這部刑偵劇真的很有「料」。

好的開場,是一部刑偵劇的關鍵。
而《利劍·玫瑰》一上來就直奔主題,以三個案件切入,上了一道硬菜。

一、嬰兒失蹤案
由於兒女要工作,所以奶奶肩負起了照顧小孫子的責任。
某天,奶奶如往常一樣帶小孫子出去玩。
然而,一個疏忽大意,放在嬰兒車裡的小孫子突然不見了。

一時之間,孩子的家長心如刀絞,哭得撕心裂肺。
孩子還不會說話和走路,周邊又沒有監控,想要找到如同大海撈針。
怎麼辦?

二、女大學生被拐案
深夜,一個女大學生戴著耳機,獨自走在無人的小路上。
在昏暗的燈光下,一個陌生男子攔住了她的去路。
起初,女大學生還對眼前這名男子有一定的防範。

可是,對方卻聲稱:「自己妹妹來例假,自己不知道怎麼買衛生巾。」
這句話瞬間讓女大學生放下了警惕,便出於好心幫助了他。
事後,對方為了感謝,送了一瓶水給女大學生。

誰知,這瓶水被調換,不是普通的水,而是迷藥水瓶。
還沒等女大學生察覺到不對勁,自己就昏迷了過去,男子順手將她帶離了現場。

三、渣爹賣女案
某被拐女孩被解救後,女孩卻求著林山市公安局打拐辦主任鄧妍(迪麗熱巴 飾)千萬不要將她送到父母身邊。
對此,鄧妍還心存疑問,直到知道真相後,才令她大吃一驚。

原來,女孩的親爹比人販子還可怕,為了3萬塊錢就把女兒給賣了。
不讓她讀書,動輒就對她打罵,甚至還把女孩摁到床上想要侵犯她。
女孩此前曾成功逃跑兩次,但由於她當時還未成年,所以都被送回父母身邊。
那麼,原生家庭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開局的三個案件,都是取材於真實故事,背後有一定的社會警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