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驗出胃癌晚期,父親痛哭:他一年200天都吃!很多人都有這習慣,不改不行

2025-05-17     武巧輝     反饋

你是否已經養成這種習慣,深夜要是不吃夜宵一天總像沒過完餓著肚子睡不著……51歲老王終於憋不住了「他就是整天亂吃,才沒命的」大喊一聲後再也沒有力氣說第二句話。

眼淚在這名硬漢的眼裡噴涌而出。

因為他28歲的兒子進入了人生倒計時,而年過半百的他要面臨著「白髮人送黑髮人」

小王今年才28歲,要不是胃癌的來襲,有著大好前程等著他。

老王說,小王大學畢業還不到5年。

畢業後在台北一家大型企業上班,小王愛交朋友,人緣很好,同事都很喜歡他。

在單位也是一路平步青雲,已經成了一個部門的負責人。

年輕人,就不知道愛惜自己的身體,白天為了趕工作,都吃外賣或者快餐,從來不規律吃飯。

晚上,不是和同事就是和合作夥伴出去吃夜宵,365天,至少有200天在吃夜宵。

我和他媽媽天天擔心,可是,他不聽啊…… 半年前,小王出現了消化不良,胃部不適,胃痛胃脹,是年輕人經常遇到的問題。

剛開始還認為「年紀輕輕,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吃點藥就好,結果久久不好,到當地醫院一檢查,確診為胃癌,已經是晚期!醫生建議他們到大醫院試試。

也去腫瘤醫院掛了腫瘤內科,這裡的專家也告訴他們,小王的確失去根治性治療機會,能用的治療方法也不是很多。

年輕胃癌患者已不再是「稀罕事」「幾十年前,我才做腫瘤醫生的時候,如果有一個30歲的胃癌患者,我們都要跟著去看,去研究學習的,因為太罕見了。

可是,現在,每個月都會收治幾例,一點也不稀罕」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陸建偉搖搖頭說,不可否認,胃癌呈現出了年輕化趨勢。

他們曾經統計過,5個月里,收了8例年輕胃癌患者,這8名患者中,最大的不過34歲,最小的只有25歲。

陸建偉告訴記者,更讓人心疼的是,這些年輕的孩子們一旦被確診為胃癌後,發展特別快,惡化速度超出想像,而且年輕的患者,女孩的比例也越來越高。

年紀輕輕為何被胃癌纏上?

年輕的生命戛然而止,總有說不出的痛。

為什麼胃癌喜歡上了小年輕?

陸建偉說,這麼多年,他們也一直在研究,發現這些年輕患者身上有一些共性習慣,希望可以引起年輕人的警覺。

近5年來,19-35歲青年胃癌的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除了性別、遺傳、煙塵環境等有關因素外,有如下四大共性習慣。

胃癌發病率高的四大共性習慣

一是飲食不健康:這裡所說的不健康包括飲食不規律,就是大家常說的「瞎吃」。

要麼天天吃麻辣燙、酸菜魚、洋快餐,要麼就是夜宵,燒烤+火鍋。

還有的年輕女性,長期節食,讓胃酸濃度過大,對胃造成長期損傷。

二是壓力大:年輕人工作和生活節奏普遍較快,面臨巨大的工作壓力,精神始終處於緊張狀態,神志連胃,緊張得胃疼,長期精神緊張真的傷胃。

三是經常熬夜:睡眠不足,容易誘發胃炎、胃黏膜糜爛病變等,增加癌變機率,而年輕人通常不以為然,檢查往往被忽略。

需要警惕的是,年輕人患胃癌常常被漏診或誤診。

有資料顯示,年輕人胃癌漏診、誤診率高達27%。

四是腹部隱痛不重視:70%以上的早期胃癌患者沒有任何的不適,加上年輕人體質和耐受性比較強,症狀就更加不明顯了,故而胃癌發病隱匿,沒有特異症狀,一般症狀多為上腹部隱痛不適、消化不良等,常被認為是胃炎、潰瘍、消化不良等疾病。

另外,如果出現大便隱血,也需要引起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