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省貴安新區黨武鄉有一座名為「夜郎谷喀斯特生態園」的3A級旅遊景點,這里怪石嶙峋,有數條瀑布、懸崖、險灘,還有無數石雕藝術品堆砌如城堡。 如今到處都在搞旅遊資源開發,這一小小景點似乎不足為奇,在雲貴川的大山之中,類似於此的自然景觀也隨處可尋,但如果說這座占地300畝的「夜郎谷」是由一個人孤身打造的呢?

在二十六年前的一個傍晚,一位衣著樸素的中年男人首次來到了這方小山谷里,只是一眼,他便決定了將此處當作自己的王國。
而因此,他放棄了美國的高新待遇,就此躲在這個最偏僻的一隅,消磨了整整二十年的光陰,而當他再次出山時,他已經完成了一個奇跡......

1940年,宋培倫出生,父母都是勤懇的農民,別說懂藝術,連大字都不識一個,但這卻並未阻止他們的孩子展現自己獨一無二的天賦。 宋培倫在父母的努力下上了學,而他是個早熟的孩子,小時候,他酷愛看小人書、連環畫,上學時他就自己學著畫,或許別人覺得他不務正業,但他卻能將作品發表在報紙上。
高中畢業之後,宋培倫和許多同齡人一樣進了當地鋼鐵廠成了一位工人,後來幾經調換工作,但他的藝術才能卻是無法掩蓋的,在工作之餘,他積極創作、積極創辦自己的刊物,以漫畫形式為自己打出了不小的名氣。 一般來說,藝術家的愛情往往十分浪漫,但醉心於創作的宋培倫卻一直到三十四歲還是個「老大難」,最後家裡人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托關系給他介紹了當地一個名叫吳萍的高中數學老師。

婚後的宋培倫連孩子也有了,生活卻依舊平淡,不過對於他這樣的人來說,機會總是會有的。 幾年之後,宋培倫被工藝美術公司看上,當即被招募,而與此同時,他長期以來耕耘的畫作也在業內引起了巨大反響,各位知名畫家紛紛發出贊揚,一夜之間,宋培倫成名了。
成名後的宋培倫作為「特殊人才」直接被大學聘請成為了他們藝術系的教授,而且全國各地的展會、活動都開始對他發出邀請,這讓他平靜的生活一下被打破,變得十分忙碌,經常要東奔西走。

而且不巧的是,宋培倫是個藝術功底極其過硬的人,他不僅會畫漫畫,還動木雕、石雕、園藝、陶藝...所以一經揚名之後,各方藝術組織都對他十分重視,到了1993年的時候,他甚至作為民間工藝傳承人受邀前往了美國佛羅里達州參加一個中華風情園的籌建。 在那個年代,美國的藝術土壤的確是更好的,而且待遇極其豐厚,宋培倫在美國待了兩年,他的水平是非常得到美國人認可的,所以當他要離開時,對方開出了一份常人幾乎無法拒絕的條件,想要挽留他,還願意讓他在大學內擔任藝術教授。 但是宋培倫拒絕了,因為他心中尚有一個夢沒有實現,而這個夢所根植的土壤,則必需是自己的家鄉。
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但宋培倫毫不猶豫地放棄了無數人夢寐以求的機會,回到了落後的故鄉。 他的夢是什麼?

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聽過一個成語,「夜郎自大」,這講的是在漢朝的時候,西南有個叫夜郎國的小國,國王覺得自己的國家是天下最大的,其實它不過漢朝的一個縣大,後來這個成語就被比作那些不自量力的人。
可是有多少人了解這個夜郎國的歷史?這是個什麼國家,文化如何?實際上,曾經的夜郎疆域就在如今的貴州境內,而生長於這里的宋培倫則向來癡迷於自己故鄉各種各樣的少數民族文化。 他從小聽人說著夜郎的故事,但在外地,別人總會問他,是不是「夜郎自大」的那個夜郎?這讓宋培倫很尬尷,但只有他自己清楚,夜郎文化浪漫、豐富、神秘,其意義絕不只是那個帶有貶義的成語,所以他要展現給大家。 1995年回國後,宋培倫就開始了在大山裡的行走,他四處探訪,跑遍了各個少數民族村落,去發現、去交流。
宋培倫並不是沒有遇到挫折,在最早的時候,其實他已經打造了兩個「原生態景點」,這兩個地方建的都不錯,可是他的合作夥伴覺得,就算是原生態,也需要商業的基礎,否則怎麼發展呢? 在宋培倫寸步不讓的情況下,兩人最終分道揚鑣,而宋培倫則孤身離開,想要找到那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地方。 在很偶然的一個日子裡,他來到了花溪區洛平村偏僻的斗篷山裡的一處山谷。 這個山谷連名字都沒有,但青山蒼翠、靜謐無比,而且宋培倫從當地人口中聽說,這座山正是曾經古夜郎國的轄區,而古夜郎王的後裔又曾在里修剪過金築符,還留下了點遺址呢。 宋培倫此時已經花去了不少積蓄,但他二話不說,借了一部分錢也要直接把這三百多畝的山谷直接租下,在找到當地村委會的工作人員後,這座山谷終於有了自己的名字——花溪夜郎谷。

在幾天之後,吳萍跟隨著丈夫,跨過十幾公里崎嶇坎坷的山路來到了谷里,她望著這空無一人的地方,卻感到欣慰,因為她始終理解丈夫,知道他終於得到了自己追夢的土壤。
對藝術的追求和對「夜郎夢」的嚮往貫穿了宋培倫一生的始終,這里既沒有大都市的燈紅酒綠、車水馬龍,也沒有美利堅的文藝展會、賓客盈門,這里只有藍天、白雲、鳥鳴。 那麼宋培倫到底打算哪這塊地干什麼呢?創作。 他把妻子、母親陸續都接了過來,日常生活則完全依賴自給自足,喝的就是山泉水,吃的都靠自己種,從清早到日落,宋培倫就逛蕩在山谷里,用任何一塊隨手撿起來的時頭進行雕塑、彩繪,然後把它們按照自己的心意擺放起來。、

不僅如此,他還開始用石頭蓋房子,他親手搭建起了一座石頭城堡,一家三口人都住在裡面,在空餘時他還會畫山水畫、寫書法、在山間、溪流間漫步。
但宋培倫的創作可不是亂來,早在之前,他就已經對夜郎文化作了深入的調查和研究,貴州有著極為神秘的「巫儺文化」,其象徵就是一幅幅截然不同的面具,而宋培倫用石頭搭起任人面雕像,再用彩繪畫出這些各色的面具。 謝謝至於他為什麼一定要用石頭呢?有幾個原因,首先石頭是山谷中最多也最常見的材料,其次石頭耐久、防腐,很容易保存,而最重要的是,當地原生居民們,自古以來就有著用石頭作建築的習慣,就像山頂上那一片夜郎古堡的殘垣斷壁一樣,宋培倫希望自己的創作能成為這古夜郎生命的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