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輕易原諒那些傷害過你的人,因為不是每句「對不起」,都能換來「沒關係」

2021-08-16     司馬懿     反饋

你有沒有受到過來自他人的惡意與傷害?

可能是言語嘲諷:

「你這麼胖,怎麼好意思喜歡別人?

這麼簡單的題,連豬都能答對你還能錯;

這衣服穿在你身上,簡直就是浪費.....」

也有可能是來自原生家庭,來自愛人、朋友、同事的打擊與背叛。

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會知道這些針紮在心上有多痛。

有些人說:你要感謝那些傷害過你的人,因為他們讓你更強大。

可是我們憑什麼要感謝他們?我們應該感激的是一直不離不棄,鼓勵我們,陪伴我們的那些人啊。

更要感謝的是那個受傷之後,依舊毫不認輸,努力熬過所有黑暗的勇敢的自己。

有些人,有些事,沒法輕易原諒。

很多時候,不是簡單的一句「對不起」就能換來「沒關係」。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97/20977862.avif

1

魯迅先生說過一句話:「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這句話來源於他的絕筆之作——《死》,也是他遺囑中重要的一條。

意思是說,那些一邊損著別人,一邊要求對方「不能報復、要寬容」的人,千萬不要和他接近。

因為這樣的人,才是最「惡」的人。

有一位女詩人,出了一本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她在這本書裡寫:

「如果給你寄一本書,我不會寄給你詩歌,我要給你一本關於植物,關於莊稼的,告訴你稻子和稗子的區別,告訴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膽的春天。」

她寫出了如此美好的詩句,卻一直生活在人間煉獄。

出生時由於缺氧導致腦癱,她一生行動不便,高中時輟學回家,然後被迫嫁給了一個沒有感情基礎的男人。

這份婚姻給她帶來了更加綿長濃烈的痛苦——

丈夫是個流浪漢,沒有工作也沒讀過書,脾氣非常暴躁,常常按住她的頭使勁兒地往牆上撞,直到自己解氣為止。

當她獨自熬過了無數個艱辛的日夜,終於攢夠了稿費要離婚時,丈夫不僅向她索要100萬的離婚費,還肆無忌憚地中傷她。

外界也對她口誅筆伐,說她「忘恩、不該離婚、有了錢就要拋棄曾經同甘共苦的丈夫」。

可是從來沒人願意瞭解她曾經受過的傷害。

有人說過一句話:「看客們都喜歡原諒和救贖的戲碼,都喜歡圓滿的結局。」

但真正成熟的看客,是知曉別人的難,所以不會隨便指責,更不會隨意中傷他人。

不知他人的苦,就別勸他人大度。

不瞭解情況就大言不慚地評價,用自己的道德標準去「綁架」對方,這不僅是一種「偽善」,更是一種無知。

對於那個被傷害的人來說,不報復,就已經是最大的原諒。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97/20977863.avif

2

隋朝吏部侍郎薛道衡,在寺廟遊覽時,問隨行的和尚:

「為什麼金剛怒目圓睜,但其他菩薩卻低眉善目?」

小和尚說:「金剛怒目,所以降服了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以前勸人做個「低眉的菩薩」,暖人於無形;現在才知生活中有太多的「魔」,需要「怒目」才能震懾。

換句話說,對待傷害你的人,你越是沒有原則地退讓,對方就越是得寸進尺;當你強硬起來,對方卻開始變得柔軟。

《紅樓夢》中的探春,有一個別名叫做「玫瑰花」,意為「美中帶刺」。

在她暫管賈府事務時,有人看她年紀尚小,故意借事刁難她,她都予以有力回擊。

久而久之,府中上下愛挑刺的三姑六婆,都對探春懼怕幾分,她辦起事情來愈發順風順水,連王熙鳳都要讓她三分。

有一次,有人仗著自己是大太太的陪房,嘲笑探春是「庶出」,當眾掀她的衣服,事後還自鳴得意。

探春並未多說,而是直接打了對方一個耳光,毫不留情。

一時間,陪房怔住,全府震驚。

著名作家王蒙曾這樣讚賞這一情節:

「探春這個耳光驚天動地、響徹雲霄、盈盈繞梁、三百年不絕。」

人的愚蠢,在於不懂得建立自己的底線。

無底線的原諒,就是在縱容別人對你的「惡」,就是自找麻煩。

心理學專家張德芬說過一句話:「個體與個體之間,常常是彼此吞噬的關係。」

不懂得「此消彼長」的道理,不增加自身的防禦力,就只能等著被對方吞噬。

在必要時豎起周身的刺,想傷害你的人就不敢繼續靠近。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97/20977864.avif

3

林清玄說過一句話:「生活中遇到的不完美與不平衡,都是人生最好的啟蒙,就如同烏雲與暴風雨是天空最好的啟示一般。」

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傷害讓你強大,而是你面對狂風驟雨時的堅韌才讓你變得強大。

讓人成長的,不是傷害,是在努力自愈的自己。

作家畢淑敏寫過很多溫暖人心的文章,現在的她在舞臺上很自信,與觀眾侃侃而談。

但她小時候卻有一段黯淡的時光,那時她非常自卑,以至於不敢在公共場合發言或唱歌。

畢淑敏上小學時,被選入學校合唱團。

她很開心,排練過程中也十分賣力,大聲地唱著,卻受到音樂老師的責駡。

音樂老師陰沉著臉,走到畢淑敏面前,對她說:

「我在台前總聽見有人跑調,不知道是誰,現在可算找出來了。畢淑敏,原來是你,真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不光如此,老師還怪畢淑敏個子太高,讓她站在隊伍最後排只能張嘴,不許出聲。

直到研讀了心理學,才逐漸從童年陰影中走出。

後來,她發現了自己在寫作方面的才華,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作家。

談起這段經歷,有人卻說:

「她應該感謝這個老師,要不是當初對她唱歌的羞辱,她也不會發現自己的天賦,也就不會有現在的成就。」

但她的成就,完全是自己努力的結果。

那段經歷帶來的只有不可逆的傷害,成為了數十年後依然存在於內心、無法解開的結:

「烙紅的傷痕直到數十年後,還依然冒著焦糊的青煙。」

非常喜歡張韶涵在《吐槽大會》上說的那段話:

無論是事業,還是家庭,我都經歷過很多風風雨雨。

有一句話叫「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讓你變得更強」,但我只想說,傷害就是傷害,沒有這些傷害,我也會變得更強。

因為我不僅天生勵志,我還天生要強,我不感激傷害我的人,他們只是提醒了我,不要成為那樣的人 。

這個世界哪有那麼多感同身受,有些事,針沒有紮到自己身上,永遠不知道有多痛。

無法釋懷的痛就別逼自己釋懷了; 無法原諒的人就別逼自己原諒了。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人,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卻在做著傷害你的事。

面對這樣的人,只需要牢記一點:

你所有的強大,都與他無關;你最應該感謝的,是在傷害中努力痊癒的自己。

之所以不恨,是因為毫無意義。

與其在傷害中沉淪,還不如披荊斬棘地走出來,穿上鎧甲重新出發。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97/20977865.avif

《奇葩說》上,馬東和蔡康永曾有過這樣一次對話:

馬東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究會原諒那些傷害我們的人。

蔡康永卻搖搖頭回答道,那不是原諒,而是算了。

無論你生命中遭受過怎樣的苦痛,受過怎樣的委屈,都將成為過眼雲煙,人啊,終究還是要往前看。

就像那句話說的:

弄皺了的紙無法攤平,打過結的繩子始終有痕跡,傷害就是傷害,今天的釋懷,不是原諒了對方,而是選擇放過了自己。

既然有些事情註定無法忘記,那就帶著傷痕大步向前走,又有何妨。

對於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勇敢地說一句:

我不會恨你,更不會感謝你,我會變得更加強大,然後感謝那個 在受傷之後,沒有放棄的自己。

路上時常有陰影,但抬頭總能看見光。我想做你的光,為你指引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