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批評孩子,才能讓孩子欣然接受,並且改錯進步

2021-08-15     玉兒     反饋

你是否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語「總是玩,現在都多少點啦,還寫不完作業!」或者「我都教了你這麼多遍了,你怎麼還是不會!」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會親身經歷自己或他人對孩子的「批評」,但是作為父母,你真的認識「批評」,真的會正確運用「批評」嗎?

批評,百度百科給出的含義之一是「基於狹義的生活習語,是專指對缺點和錯誤提出意見」。那反觀一下實際的生活中我們遇到的或親身實踐的「批評」,真的有純粹地對孩子的缺點和錯誤提出意見嗎?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批評」是不是隨意地在對孩子進行著指責或抱怨呢?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97/20974739.avif

有一段時間,朋友鄰居家的隔壁總是會在每晚定時響起父母與女兒的爭吵之聲。當然,爭吵的聲音不外乎關於作業和生活,而最常聽到的話語是「你真的是太惱火了,我說了多少遍了,你能不能改改」或者「今天晚上你又很晚完不成作業的話,你看我不收拾你」,這樣的話語很難不令人唏噓。

上述案例中的父母其實就存在著批評孩子的常見錯誤之一:對孩子進行一味的指責,很多時候其實是在借題發揮。父母把孩子的「過錯」作為自己的「出氣筒」,發泄著自己的壞情緒。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但是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停的抱怨:「媽媽沒有出息,賺不到錢,你以後一定要出人頭地」或者「孩子,媽媽命苦,只有你了,你一定要懂事」,有的父母則是會說「你怎麼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如果長時間面對這樣的抱怨,精神壓力是非常大的。

批評孩子的常見錯誤之二:一味的抱怨,甚至在外人面前絲毫不留情面地指出孩子的不足。

抱怨並不會讓孩子感受到為人父母的辛苦和不易,只會讓孩子接收到更多的負面情緒。長期處在不當的批評下的孩子,感受著長期的指責和抱怨,漸漸地他們也會成為這樣的人:看任何事情都不順眼,錯全在他人、「愛抱怨」......比如作業不會做時抱怨題太難,作業做不完時怪老師布置的太多等等......

正確的批評才能保護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不會受到傷害,不會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那麼,究竟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呢?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97/20974740.avif

首先,批評孩子注意區分時間和場合。

1.飯桌上吃飯的時候不批評。寶貴的親子時光不要浪費在容易發生不愉快的事情上,飯桌上的批評也容易對孩子的食慾造成影響,嚴重的還可能造成進食安全,而且長此以往,也不利於孩子的生長以及發育。

2.孩子興奮的時候不批評。當孩子很興奮的想要與你展示作品或者交流時候,一定不要只抓住那些你認為的重點,比如孩子還沒有睡覺,就直接訓斥。當孩子興奮時,他們的中樞神經會比較活躍,言語上的批評會比平靜狀態下帶給他們的打擊更大。

3. 有外人在的時候不批評。兒童是很敏感和脆弱的,幼小的心靈需要成人用心呵護。,孩子也像成人一樣是要「面子」的,他們的自尊心也需要多加保護。有的父母在面對外人的誇讚時,不斷地指出孩子身上的不足之處,心想「萬一能激起孩子心裡的鬥志呢」。一味貶低,孩子的心裡一定不好受,孩子被激發起來的鬥志可能只是與你繼續鬥爭的「鬥志」,而不是你想要的學習上的「鬥志」,你所謂的「批評」反而起到了副作用。

其次,正確的批評一定建立在一些基礎之上。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97/20974741.avif

基礎1:基於行為的批評,而不是基於人格的批評。

基於行為的批評也可以理解為基於事情的批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對事不對人」。當孩子拿取用一件易碎物品不小心打碎時,基於人格的批評會是「你怎麼這麼不小心,一點用都沒有」,而基於事情的批評是「這次你沒有拿好這個東西,下次要小心哦」。

基於行為的批評能夠快速地幫助孩子建立道德底線,讓他們保有一顆善良、寬容之心。

基礎2:基於理性情緒的批評,而不是大吼大叫的批評。

基於理性情緒的批評要求的是父母一定不能將自己的情緒遷怒於人,批評孩子前先自我批評。

在批評孩子前父母要先把自己冷靜下來,注意說話的語調,可以有強調的重點。但是絕不能對著孩子大吼大叫,那隻會激起孩子更多的逆反心理。

基礎3:基於方法的批評,而不是基於說教的批評。

當父母要批評孩子時,不是單純乏味的一一數落孩子的不足,而是運用角色扮演、繪本故事等方法,帶著孩子去感知正確的情緒和正確的為人做事的方式和方法。

基礎4:基於機會的批評,而不是基於父母獨斷的批評。

批評孩子前,很多父母很獨斷,完全不理會孩子的辯解。

批評孩子前,父母要給孩子一個申訴的機會。在了解清楚實施情況的基礎上,理性地和孩子談一談,相信孩子更能接受這樣的交流方式。

其實,三個不能批評孩子的時間和場合以及正確批評的基礎最核心的本質只有一個,那就是:保護孩子弱小的心靈,不要忽視言語或者行為會造成的傷害。

當然,希望家長們還是儘量少用批評,更多的要學會表揚孩子。《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說道:「批評孩子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方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樹立自信心、培養他們的能力為目的。」

家長們在批評孩子前,不妨先仔細想一想,自己的批評方式是不是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扼殺他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