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老人40年前栽下6棵小樹玩,如今搖身一晃成了搖錢樹,開價40多萬不賣

2020-11-27     曹強育     反饋

現在的農村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也在不斷的變好。不少的人都在城市買了房子,在城市中定居。可是我們同樣也發現了一種現象,那就是雖然有很多的孩子在城市定居,可是並沒有多少老人會跟著孩子去城市生活。比如今天這位老人。

周日下午,影友相邀走進山西南部中條山區,這裡植被茂密,雨後滿目翠綠,如同飛來江南美景。山腳下一條僅能容納一人的黃土小道蜿蜒通上山林,大約行走半小時後,前方豁然開朗,一戶農家院落出現在眼前。

農家院子隱藏在山林間,裡邊住著兩位古稀老人,大叔姓氏比較特別,他說不在百家姓內,就是姓「忽」,忽然的忽!自己是個樂觀派,村子裡人送綽號「樂觀哥」,大娘說他的樂觀其實就是不操心,用俗語說就是「外活勤家活懶」!沒想到懶人有懶福。

我們看到老人的院子很大,裡邊長滿了樹木,最多的就是香椿樹,而且大樹下密密麻麻的長滿了小樹,大娘說這就是老伴懶出來的「發財樹」,懶了幾十年沒想到把院子懶成了「聚寶盆」。

說起院子裡的樹木,大叔打開了話匣子,他說這個院子是爺爺手裡所建有2畝多大,山裡農村土地比較寬鬆,當年也沒有院牆,在山上開上2孔窯洞就是個家,小時候自己很喜歡栽樹,就在院子裡鬧著玩栽種了6棵香椿樹,既能吃香椿芽還能給院子裡遮陽,大人們也就沒有反對,小樹和他一樣慢慢長大,現在長得和成人腰一樣粗壯。圖為老人家的香椿樹。

大叔成年後學會了木匠手藝,整天在外忙著幫人幹活,大娘說給公家幹活他收錢,給私人幹活就是混個肚子圓,家裡的活很少幹,就連6棵香椿樹周邊引生出來的小樹苗也懶得清理,一直放任不管,以至於後來密密麻麻張滿院子,小樹長到了1米多高清楚也相當困難,沒想到卻帶來了意外驚喜。

內容未完結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第1頁 第2頁

上個世紀80年代農村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產業也調整,當地政府引導農民大面積種植香椿苗,大叔家的香椿苗就成了香餑餑,2畝大的院子裡香椿苗足足有上萬苗,1苗賣1元錢就是上萬元。香椿苗生命力旺盛發木快,挖掉一棵次年在大樹根部就會重新生出新苗,大叔不但把小苗木移栽進自家的地裡,還能賣樹苗賺錢,說到這裡老人家高興地哈哈大笑。

20年前當地大量推廣香椿產業的時候,就有人想買下大叔家院子裡所有的樹木,大叔當然是不會賣的,有人提出給10萬元(約合新臺幣43萬),大叔還是拒絕了,這些年院子裡6棵大香椿樹長得足足有10多米高,和院子裡其它樹木一起遮天蔽日覆蓋完整個院子的天空,當地人喜歡用香椿樹做案板打傢俱,大樹也成了寶貝,又有人來想買樹,大叔依舊不答應。

兩位老人說自己不差錢,5個孩子4個是大學生,都在外邊事業有成,沒有上大學的3女子現在也是當老闆錢最多,這裡就是他們養老的家,香椿樹和他一起長大現在有了感情成了家裡不可缺少的成員,是絕不會賣了的,再說了香椿樹長了60年也不容易,再往大了說賣樹就是破壞環境。

院子裡主要是6棵大香椿樹和它們的子子孫孫,還有一棵40年的杜仲樹,以及大槐樹,周邊是竹林圍城的牆院,小院子的環境優美,更吸引了城裡人的眼光,近幾年周圍有人建起了小洋房,大叔家也被看好,有人出價18萬想買下老人的院子,得到的回答是180萬也不賣。

大叔說這些年當地農村香椿產業發展的很快,已經形成氣候,成了當地農民發家致富的好專案,現在孩子們事業有成不缺錢,自己和老伴年紀大了,孩子擔心出問題就不讓他們在幹活了,家裡的3木香椿地承包給了人,每年就是採摘院子裡的香椿芽賣錢當著鍛煉身體。

大門外就是一小塊山地,老人在上邊種著蔬菜,他們說這裡有山上流下來的山泉,蔬菜長勢很好,一年大多數時間就是吃自家地裡產的蔬菜,綠色環保,身體健康。

影友快人快嘴給大叔算了一筆賬,院子裡密密麻麻的香椿苗一株按照10元的價格,1萬多株價格都要上10萬(約合新臺幣43萬),大叔真是個有福之人,6棵小香椿苗棄之不管,40年後帶來了意外驚喜,竟然成了發財樹,不是親眼見到誰也不會相信。圖為大叔的竹林院牆。

一對古稀老人守在自家的山間院落裡,享受著香椿樹給他們帶來的快樂生活,隱居南山田園,金錢對他們來說已經不是個事,守在這裡就是這守著家,不賣香椿樹和院子也在情理之中。各位,您說呢?如果是您會賣嗎?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