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個不花錢的小遊戲,讓寶寶越玩越聰明,天天不重樣!孩子跟你越來越親

2020-11-25     星如雨     反饋

很多家長,白天上班疲憊,

吃過晚飯就窩在沙發玩手機,

雖然陪在孩子身邊,

卻沒有達到真正陪伴的目的。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高品質的陪伴,

能在無形中鍛煉孩子各項能力。

特別是晚飯後的這段時間,

父母放下手機,傾聽孩子,

陪孩子做些有趣的親子互動遊戲,

對孩子來說就是高品質的陪伴。

推薦15款親子遊戲,讓你陪娃玩幾天不帶重複。

1 .頭頂功夫

用洗菜用的漏水塑膠簍或者一次性碟子頂在頭上,上面放一個小球。讓寶寶頭頂著碟子,把小球運到指定位置,把小球倒出來,過程中允許寶寶用手保護碟子。準備幾個小球,寶寶來來回回運球就足夠好玩了。

2 .靈活的腳指頭

把果汁空罐倒放在地板上,寶寶坐在地上,雙手觸地支撐身體平衡,用兩腳尖將空罐豎立起來。

3. 密碼門

家長在手上寫上0-9的數字,然後伸腿擋住孩子的去路,模仿機器人的聲音,「請輸入密碼」,孩子在手裡按數字 。遊戲前約定要輸入正確的號碼才能打開門,一般密碼是電話號碼或者門牌號。

如果孩子太小記不住一連串數位,可以先從兩個連續的數位進行,然後再從兩個不連續的數位,最後是數位串。這樣既鍛煉孩子的記憶力,父母還不累。

4 .家庭版「撕名牌」

爸爸媽媽寶寶,每個人衣服後背上各夾6個小夾子。爸爸背著寶寶,目標是取下媽媽背後的夾子,而媽媽的目標是取下爸爸和寶寶的夾子,也要防止自己的夾子被拔掉。當然也可以換過來,媽媽和寶貝結盟。

5 .左右手腳

手掌腳掌印在紙上,用筆劃出輪廓,剪下來。讓孩子注意比較左右手腳印的區別,如果剪下來,輪廓不太明顯,可以塗不同顏色,或者寫上左右兩個字區分。多剪幾個模型,在地板上貼出一條手腳相間的小路。孩子從起點開始,按著手印腳印的提示,把對應的手腳放在相應位置上,完成路線吧。注意,左右不能放錯哦。

其實這個遊戲還真不容易,很多大人都手忙腳亂走不到終點呢,不信一起試一下?

6. 背對揹運球

家長和孩子背對背站立,把球放在兩人的後背,讓兩個人用後背的力量夾住球,再側著身體一起從起點向終點移動。終點處放一個開口紙箱,把小球運到終點後放開,準確落在紙箱裡。

這個遊戲既有合作,又有對抗, 能讓孩子感受到合作和朋友的重要性,還特別鍛煉身體的控制力。

7. 你說我做

家長和孩子約定好,數字1、2、3、4分別代表四種不同的動作,比如,家長說1,孩子聽到1後,要拍掌;聽到2,要摸頭;聽到3,要跳起來;聽到4,要吐舌頭等。帶著孩子做一次,家長可以隨意說數位,讓孩子快速做出相應的動作。

一開始,遊戲可以先從兩個動作進行練習,然後慢慢增加動作,孩子越玩反應越迅速。

8 .小球的軌跡線

用膠帶在地面上貼上不同的軌跡,讓孩子走過去,熟悉線路後,滾動小球。小球沿著軌跡線運到終點。還別說,控制小球不出線可比控制自己走難度要大呢,但這對孩子專注力、控制力都是很好的訓練。

9. 趕橘子比賽

家長將橘子放入絲襪內,然後將絲襪系在孩子的腰間,讓孩子用腰來甩動它去驅趕地板上的橘子。看似簡單,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有點難度哦,要很好地控制方向和力度才能讓橘子向著我們目標軌跡前行。地上放幾個橘子,在地板上貼出兩個方格子,一個屬於孩子,一個屬於家長,誰的格子裡面趕進去更多橘子的就勝利了。

10 .額頭起高樓

家長和孩子比賽,大家一起昂起頭,往自己額頭放餅乾,玩法可以很靈活,可以規定一分鐘看誰疊得高,也可以同樣放上5塊,看看誰堅持比較久不掉下來。對於經常工作看電腦,休閒玩手機的低頭族父母,和孩子遊戲過程中還順便緩解頸椎疲勞。當然,實在體力不夠,也是可以躺下來玩的。

11、書本多米諾

拿出十本書,讓孩子一本一本地把它們立起來,每兩本中間間隔一定距離,整個排成一條長隊,然後再把它們推倒,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硬板書容易立起來,軟質書不易。都可以試試。鍛煉孩子的專注力。

12.公主麻花辮

每個家裡一定收納了非常多的塑膠袋,甚至各種顏色都有。拿出來,可以讓孩子安安靜靜玩好會兒打發時光,把塑膠袋剪開幾條,就可以盤麻花辮了。

13、紙袋比賽

找幾個高度不一的紙袋,排排隊站好。然後全家輪流上陣,和孩子比賽,首先把頭放進第一個高度的袋子裡,如果通過了就接著挑戰下一個,看誰能在站立的情況下把臉放進袋子裡。快來和孩子比賽比賽吧,孩子的柔韌性可不要小看!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