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女孩被寵成巨嬰,出門豪車隨行,月消費4萬吃飯還要人喂,如今三年過去了現狀如何?

2020-11-24     曹強育     反饋

我們都知道富家女孩和拜金女不同,富家女往往比一些崇拜金錢觀、渾身堆滿奢侈品的拜金女孩要受歡迎得多,無論是同性還是異性都更喜歡這種能來事又能主持大局的富養女孩。所以現在很多家長都有一個觀念,那就是要富養女孩。

芒果台有一個播了十幾年的節目《變形計》,在這個節目裡我們真是見識了人間百態,這種窮人娃和富人娃互換生活的橋段一度引發了巨大爭議。

此外,我們普通人也通過這個節目長了不少見識,許多人物至今讓我們記憶猶新,比如當初那個16歲叫劉思琦的城市女孩, 讓我一度對「富養」的含義都產生了疑惑。

《變形計》有一期出現了一個富家女孩劉思琦。她當時16歲,家裡條件優渥至極。父母對女兒也是百般寵愛,用母親的話說就是 「女孩要富養,長大之後,在外面金錢才誘惑不了她。」

但她的父母顯然誤會了「富養」的含義,認為滿足孩子的物質生活就是富養了。父母因為忙於生意,平時很少有時間照顧女兒,因此便給女兒雇傭了一個保姆,照顧女兒的飲食起居。

令人驚訝的是,已經16歲的劉思琦,吃飯需要人喂,穿襪子還需要保姆幫忙。

另外,在生活開銷上劉思琦也是隨心所欲毫不在意。買東西時根本不看價格。自己喜歡開心就行。每個月開銷都在3、4萬元。

到了週末休息的時候,劉思琦經常去商場購物釋放壓力,父親只能提著大包小裹狼狽地跟在身後。

最誇張的一次,劉思琦為了找一個明星級的理髮師理髮,直接讓司機驅車300多公里帶著她去理髮。

這樣的生活, 劉思琦已經過了十幾年

直到有一次因為和弟弟吵架,父母怎麼勸怎麼制止都沒用,劉思琦六親不認的狀態讓他們心寒。父母這才意識到,孩子已經被寵溺的太過火了。女兒的行為如果再不糾正可能就晚了。

父母意識到了女兒亟需改變,但卻不知道從何下手,這時正好發現了《變形計》這檔綜藝,他們決定讓女兒參加這個節目。

也正是這個節目改變了劉思琦,也終於把她拉回正軌。

起初來到農村生活的時候,因為所有物資都被節目組沒收了,劉思琦 還一度因為化妝品的問題和節目組起了衝突。

後來又以絕食抗議,直到第三天,她徹底明白,現在的生活只能靠自己。沒人會喂她吃飯,更不會有人幫她穿衣服穿襪子。

內容未完結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第1頁 第2頁

劉思琦漸漸接受了農村的環境,生活也能自理了。後來她居然覺得農村這種恬靜的生活還挺不錯的。這次農村生活之旅,也讓她想了很多,直接改變了她。

回到城市後,父母驚奇地發現女兒變獨立了,甚至還會幫著家裡幹活了。之後劉思琦認真地規劃了自己的人生路,決定出國留學。

3年之後的劉思琦,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後來的劉思琦確實出國留學了。 學的是服裝設計,並且學有所成。

如今據她當初參加《變形計》已經過去3年多了,現在的劉思琦與最初的時候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留學期間她學習很刻苦,在服裝設計上也展現出了天賦,自己的作品不僅 開過發布會,還有了屬於自己的工作室。她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都花在了這件事上, 已然小有成就。

誰能想到,現在這個積極努力的小姑娘,3年前還是一個吃飯需要人喂、穿衣脫衣需要別人幫忙的 「巨嬰富二代」呢?

真正的富養是從點滴做起的

父母們應該明白,富養的含義並非單單的物質富足,更重要的還是精神富足,否則只會把孩子養成 「巨嬰廢物」。

娃的成長只有一次,父母可別因為自己的認知不夠而把孩子耽誤了。父母從孩子小時候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他們。

1)做家務、勞動

從孩子三四歲起,父母就應該培養孩子養成做家務的習慣,這是對孩子動手能力的一種培養,也是對孩子真正意義上的富養。

這一點從郭晶晶和霍啟剛對孩子的教育上就能看出來。帶著孩子一起勞動能讓孩子對勞動有一種更深刻的認識,還能增進親子關係,找到家庭的歸屬感。

2)走出去、瞭解世界

真正地富養更要富足孩子的精神世界,除了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更要抽時間帶娃出去走走看看,參觀一些博物館、展覽館,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文藝活動等,這樣可以開闊孩子的眼界。

條件允許的,還可以定期帶孩子 到一些名勝古跡走走看看,好好體會一下歷史,感受一下另一種不同的生活。這才是真正的富養。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