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吃素,導致她的身體出現了一系列問題 :她貧血,月經也不來了,還有嚴重的甲狀腺疾病和潛在的營養不良。
但粉絲們並不買帳,反而更加憤怒地指責:「既然吃素對身體不好,你為什麼不告訴我們?」
這個世界上的真相,往往和表面的光鮮截然相反。
靠推廣素食吸引粉絲的博主們,一邊營造著充滿健康活力的假像,一邊恐慌於身體每況愈下的現實。
經營著素食食譜網站「極簡主義烘焙者」的Dana Shultz向她150萬名粉絲坦白,由於消化系統出現問題,以及日益嚴重的脫髮, 她無法再堅持做一個素食者。
由此可見,一味地追求素食,不僅不能改善健康狀況,還可能會導致身體和精神上的種種問題。
素食主義並不是健康的代名詞,平衡飲食才是通往健康的正確法則。
3
《風味實驗室》中,作家莊雅婷曾說: 「吃素容易讓人性格變得偏執。」
雖然水果蔬菜的攝入對健康有益,但像拒絕動物製品以及蛋和奶的「嚴格素食者」一樣只吃素食,效果往往則適得其反。
人類並非天生吃素,我們的祖輩曾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身體構造與食草動物截然不同。
食草動物一般有三個以上形態各異的胃,它們通過這些胃的分工合作來消化草中大量的纖維素。
而人類的消化系統顯然不足以支持如此複雜的工作。
另一方面,草類植物的熱量極低,要大量攝入才能達到人體健康所需的標準。
然而,世界衛生組織出版的《熱量和蛋白質攝取量》一書中提到:一個健康的成年女性每天需要攝取1800~1900卡路里的熱量,男性則需要1980~2340卡路里的熱量。
即便是蔬菜中營養最為豐富的菠菜也僅有23卡/100g,遠遠無法滿足人類正常需求。

更為可怕的是,長期食用純素食會導致身體各部分機能出現嚴重問題。
首先,會導致人體缺乏必不可少的8種胺基酸,使免疫機能及肌肉、皮膚和毛髮受到傷害。
其次,會導致人體缺乏各種各樣的素營養素:一是鐵,禁食動物類食品會影響植物鐵吸收;二是維生素B12,缺乏維生素B12會導致貧血、月經不調等;三是鈣,缺鈣不利於骨骼健康;四是鋅,鋅缺乏會影響免疫功能和[性.欲]等。
所以, 葷素搭配,營養才能均衡。
孫儷也是堅定的素食愛好者,她時常在微博分享自己的養生之道,吃素是她頻頻提起的有效方法。

但她曾在節目中透露,自己 並不是純素食主義,一個月中有那麼幾天吃素,其餘時候還是會適當搭配葷腥,保證營養充足。
而 多次堅定說自己「從不吃肉」的張柏芝,很快也被人扒出來一大波吃肉照。

為了健康而拒絕一切葷腥,無異於因噎廢食。
其實,我國的居民膳食指南為素食者制定過一套專門的指導原則:
1. 穀類為主,食物多樣,適量增加全穀物。
2. 增加大豆及其製品的攝入,經常食用發酵豆製品,每天按照幹重計算,要吃到 50~80g 大豆。3. 常吃堅果、海藻和菌菇。4. 蔬菜、水果要充足。5. 合理選擇烹調用油。
而除了食物攝入種類的控制,對素食攝入頻率的控制也不容忽視。
最好將長期吃素,改為階段性吃素,只在某個時間段吃素,其餘時間儘量保證飲食多樣化。
凡事須有度,別讓「健康」的生活方式毀了健康。
4
近年來,素食主義在國內的大受歡迎,與明星的帶領作用不無關係。
邁向花甲的劉德華,依舊精神抖擻;
生完孩子的大S,迅速減重20斤;
多年天后王菲,臉上全無歲月痕跡。
素食似乎可以抵禦肥胖、衰老和油膩,讓癡迷於「形象管理」的年輕人趨之若鶩。
但他們只看到了素食帶來的好處,沒看到素食背後的代價。
明星博主們的光鮮背後,往往是人力、財力的巨大投入。
「逆天而行」的實現,少不了最專業的營養團隊,為他們搭配合理的飲食以及價格高昂的營養劑,為他們補充人體所需物質。
所有值得追求的東西,從來不像表面上那麼輕而易舉。
這世上美麗易逝,精緻難存,唯有健康最為珍貴。
沒有完美的食物,只有利用不同食物相互取長補短,才能達到營養均衡。
更沒有高級的生活方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才能給自己最好的狀態。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