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少年重症,64歲老父親在醫院走廊裡守了50天,吃飯靠醫院贈

2020-11-24     曹強育     反饋

羅朝忠家裡十多畝地,水稻一畝只夠自家吃,另外的地種著玉米,產量最好的時候一年也只有七八噸玉米,往年賣2元一公斤,今年降價到1.9元,一年的收入一萬多(約合新臺幣43000元),只夠孩子一天的監護室費用。羅金華的媽媽陶有珍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不會寫字只會種地,這次孩子生病她也是心急如焚,但無奈家裡的玉米如果沒人管掙不到錢,孩子的醫藥費就更沒著落了,她只能留在家裡。

羅朝忠有個小本子,上面工工整整地記錄著很多人名、電話和金額,「為了給孩子看病,已經欠了十多萬外債,不管多少我都記下來,以後都要還給人家。」因為羅朝忠的親友也都是農村人,家裡並不富裕,各家借個幾百幾千,幾乎都借遍了。截止7月29日,羅金華治療費已達50多萬(約合新臺幣210萬),醫生預估還得40多萬(約合新臺幣170萬),在羅朝忠看來這是個天文數字。圖為羅朝忠在打電話向人借錢。

小本子裡還記錄著一段話,是羅金華手術時羅朝忠在手術室外寫給兒子的信,羅朝忠文化水準不高,有很多錯別字,但這是他最樸實的想法。羅朝忠進不了手術室,不能親口對兒子說這些話,只能用筆記錄下來,一輩子沒進過醫院幾次的羅朝忠內心是恐懼的,「我真怕他下不了手術臺,他媽媽每天都在家哭,盼著他回家。」

羅金華現在病情已基本穩定,心包積液已經治好,生命體征平穩,呼吸由插管改用鼻導管。只是禁食導致胃裡空虛,口乾舌燥,情緒不穩定,總是問護士要東西吃,護士根據醫囑拒絕提供,孩子就說護士是壞蛋不給吃喝。監護室的醫生一直用心救治,孩子治癒希望大,又看老父親羅朝忠十分不容易,所以特別關心這個大孩子,對他進行了說服教育,孩子別人的話都不聽,只有醫生勸解後才不再吵鬧。

用戶評論

上一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