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半夏
1
對於家裡孩子多的父母來說,即使他們沒有重男輕女的想法,但他們也很難真正做到一視同仁,一碗水絕對端平。
在父母的心裡,他們總會多少偏心於其中一個孩子,而這個孩子就是他們的手心寶貝。這個孩子,不需要費什麼力氣,就能得到父母的關注和寵愛。
而另外的孩子,因為不受父母重視,即使再努力也常常被忽略。雖然另外的孩子憋屈,心裡不公平,但父母卻依舊不認為自己有任何過錯。
如果你婆家給的十萬彩禮被父母截留下來,給了弟弟。而弟弟結婚成家後,又嫌棄贍養父母擔子太重,需要姐姐分攤養老,作為女兒,你會願意分攤養老嗎?

2
莫涵在高中畢業後,就不再讀書,而是選擇跟同村的同齡人到了外地打工。她的家境一般,父母是普通的農民,一輩子也怎麼出過他們所待的村子。
因為家窮,還有個弟弟要讀書,父母很早就留給莫涵洗腦,告訴她,家裡只能指望她來養活了。所以自從高中畢業後,莫涵就放棄了學業。
其實她很愛學習,學習成績也很優異,但家窮,父母也抱怨,一個女孩子讀再多書又有什麼用,還不如出門打工掙錢。就這樣,莫涵才18歲,就開始了打工掙錢養活全家。

3
莫涵外出打工掙來的錢,除了她自己必要的開銷外,其餘的全都寄回給父母。而這些錢,多半也是被父母補貼到弟弟身上。對此,莫涵雖然有些委屈,但也可以理解,畢竟弟弟可是全家人的希望。
在外面打工期間,莫涵也曾有過心儀的男友,對方也很愛她。可男友是在外地,家裡條件也一般。莫涵父母得知後,強烈反對,並拆散了他們。當時父母給出的理由是,女孩子遠嫁,還不如沒有了這個女兒。
莫涵含淚跟男友分手了,最後聽從父母的安排,在老家相親結婚了。其實對方自身相貌和工作都一般,但男方父母做生意,經濟條件比一般的相親對象要好很多。

4
所以結婚時,莫涵父母一口要走了男方10萬彩禮。而這筆錢,就被父母順理成章截留下來,說要攢著給弟弟結婚。
莫涵有些心酸,尤其是婆家因為她父母沒陪嫁嫁妝,對她態度差了很多後,莫涵更是心寒了。
因為要了十萬彩禮,卻沒有嫁妝,結婚後的莫涵夾起尾巴做人。孝敬公婆,照顧好老公,即使在家裡當牛做馬累死累活,她也不敢埋怨一二,生怕婆婆和老公翻舊帳,逼她回娘家要回十萬彩禮。
只是她的軟弱,也讓父母更是得寸進尺。父母感冒發燒小病小痛,一旦要花錢了,全都找莫涵。
莫涵想反抗,父母又哭訴他們多麼辛苦養大女兒,女兒給他們出錢看病都斤斤計較。莫涵不願意背負不孝的罵名,只好對父母有求必應。

5
而她給錢父母看病,卻又讓老公認為她倒貼娘家,對她也沒有了好臉色看。莫涵里外不是人,只能更埋頭苦幹,多掙錢養家。
只是隨著弟弟結婚成家後,父母幫著他們帶孩子,長年累月沒有休息,也累出了不少毛病來。考慮到父母長期小病小痛不斷,陸陸續續花錢也不少,弟弟就提出,要讓莫涵也分攤父母養老的責任。
莫涵多次追問弟弟,弟弟這才告知是弟媳出的主意,說贍養父母,兒女都有義務和責任。莫涵有些難受,不是她不想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而是她認為父母的所有家產全都留給了弟弟。
弟弟結婚買房辦婚禮,全都是父母一手包辦的。弟弟弟媳一分錢都不用出,就坐等享福。如今父母年老需要花錢了,他們卻推卸責任,這讓莫涵覺得有些不公。

6
莫涵沒有直接反對,也沒有直接拒絕,而是把弟弟的想法告訴父母,結果父母不但沒有責怪弟媳的小氣,反而勸莫涵:我們養育了你們,養老就該兒子女兒平等分攤,誰也不能推卸責任。
莫涵有些驚愕看著父母,父母卻還在說,你弟弟剛結婚成家,你作為姐姐,自然要多幫襯弟弟。更何況,養老也不是你弟弟一個人的責任。莫涵反問父母,養老不是弟弟一個人的責任,那分家產呢?就是他一個人的權利嗎?
父母有些不高興,用責備的口吻對莫涵說道,不管你弟弟給不給我們養老,但你作為女兒,給父母養老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即使你出嫁了,你也有這個義務。

7
父母的責備,父母的追責,都讓莫涵感受到了父母的自私和無情。在他們心裡,其實一直只有兒子,沒有她這個女兒的位置。
她沒結婚前,工作掙來的錢,補貼給了父母。結婚時10萬彩禮,也被父母截留了下來。如今父母養老,他們還是要讓她負責。而且弟媳說得好聽是分攤,但誰知道到最後,父母的養老是不是就變成了她一個人的責任?
莫涵心灰意冷, 她拿出身上僅剩的一萬塊錢,塞給父母,並告訴父母,這是她最後一次給撫養費。以前每月給父母的兩千撫養費,從今天開始就徹底斷了。畢竟她也有家庭,也有自己的孩子要養活。
給完了錢,莫涵含著眼淚離開了。從那之後,她就很少再踏進娘家門。即使父母打來電話,莫涵也只是隨便應付敷衍兩句就掛斷了。
因為她發現,自己越是孝敬父母,父母就越會打著養老的旗號,跟她要錢補貼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