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血尿;
5、夜尿變多;
6、眼瞼或下肢反覆浮腫;
7、血壓升高;
8、莫名貧血、牙齦出血、抽筋、皮膚瘙癢;

然而事實上,腎臟的「忍耐力」極強。
當腎臟受損不超過50%時,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並不會受到影響,病人也不會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當症狀出現時,往往表明腎損害已經比較嚴重。
所以,我們不能等到出現了症狀,才來關注腎臟。
體檢時,記得驗尿
要及早發現慢性腎病,其實並不難。
1、驗尿
最簡單是查個小便。
通過作簡單的尿常規檢查,即可發現蛋白尿和血尿。
所以,在體檢時要重視尿檢,尤其是已患糖尿病、高血壓以及多囊腎病人,更應積極驗尿。2、查血
血肌酐和血清尿素氮,是判斷腎功能的重要指標。
血清尿素氮受食物中蛋白質的影響,所以測定前要根據要求,嚴格控制飲食。
而血肌酐不易受飲食影響,比血清尿素氮更為穩定,用來判斷腎功能情況更為準確。
3、B超
做B超能夠準確地反映雙腎的大小、位置和形態,鑑別腎內腫物為囊性或實性病變。
如果雙腎明顯縮小,常提示慢性腎臟病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