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周傑現在談論這些時,表現得通透又豁達,整個人像是什麼都放下了。
但這都是他思考了三十多年,糾結了無數次,才悟出的道理。
有些事確實放下了,但有些事註定過不去,假設能回到過去,周傑直白地說:「我一定不這麼選擇。」

至於是不選擇進娛樂圈,還是與某人合作,又或者做某件事,他沒有挑明。
周傑也明白,這種假設是不成立的,已經發生的事沒法改變,只看你自己怎麼解開心結。
他曾經看過一個節目,裡面有個小女孩的話,極大地觸動了他的內心。

小女孩的日子過得很苦,家徒四壁,屋外堆滿了破爛,每天還要做好飯再去上學。
當記者問她想不想長大後過幸福的生活,周傑覺得這是個傻問題。
的確,以小女孩的生活環境來看,根本和幸福不沾邊,誰去了不會說「想」?
可小女孩卻說她現在就很幸福,這句話震撼了周傑,也引發了他的思考,什麼樣的生活才算幸福?

小女孩不知道其他人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只是對目前擁有的一切感到滿足。
她有家人,她可以讀書,她成績好,她還有朋友,在她看來這些就代表幸福。
而有些人事業有成,有再多錢都感受不到幸福。
小女孩的話讓周傑想通了,他說:「你自己是你的參照系,你只對自己負責。」

和別人比,人生永遠得不到滿足,擁有再多東西,都填不滿內心。
所以周傑學會了豁達,衰老也好,死亡也罷,他都平靜接受。
當然,那句話並不是要所有人都躺平的意思,只不過是分享他個人的想法。

但他說的確實有道理,與其總抱怨生活,不如學會為自己擁有什麼而開心。
死亡也只是人生必經歷的一件事,與其浪費時間去畏懼,不如趁著活著多做點想做的事。
大家對此怎麼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