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養生,很多人最先會想到的就是我們的日常飲食。今天給大家說個新鮮的——穴位。其實,人體上有很多個穴位,這些穴位對照著人體內的各項器官功能,通過揉按刺激等方式,可以説明改善身體的健康狀態。在人身上有很多保健穴和養生穴,每平時堅持按揉,身體特別受益!
經絡遍布人體全身,幾乎每條經絡上都有至少一個穴位。中醫認為,一些穴位不僅對治療小病小痛有很好的效果,長時間堅持按摩也有養生保健的作用。全身經絡通暢時,會感覺神清氣爽,幾乎不會生什麼病,如果經絡有堵塞,就會感覺身體不舒服,例如頭暈腦脹,全身疲乏無力等問題。
偶爾睡不好問題不大,經常睡不好問題就來了:容易犯困,還愛發脾氣、情緒不穩定、記憶力衰退——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擾可以試試按揉「安眠穴」。
定位:耳垂後的凹陷與枕骨下的凹陷連線的中點處(翳風穴與風池穴連線的中點)。
方法:將拇指指腹分別放於雙側穴位上,先揉後按,揉按結合,由輕到重,以按為主,分別操作,每穴按揉2鐘,以酸脹向四周擴散為宜。可在工作休息時間進行,每天三次。
在生活中,有咽炎的人還真不少,尤其是一些職業,比如老師,病程長,症狀容易反復發作,特別惱人。所以,有慢性咽炎困擾的朋友可以試試按揉合穀穴。
定位:拇指、食指張開,將另一手拇指的關節橫紋放在虎口上,拇指尖點到之處即是。
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按揉相關穴位,每個穴位5分鐘,以酸脹感為度,隔天一次。
此外,經常說話的人,不妨學學如何科學用嗓,嘗試丹田發音法,避免嘶吼,避免長期過度用聲。多喝水,儘量不抽菸喝酒。如果經常咽炎發作,經久不愈,建議去醫院耳鼻喉專科詳細檢查,遵醫囑治療。
胃不舒服?按按中脘穴!
平時有胃不舒服,如胃痛、噁心、胃脹的情況,可以按一按中脘穴。
定位:仰臥時胸劍聯合處(胸部和腹部交界處)與肚臍連線的中點。
方法:力度要柔和而滲透;按壓時間,在治療胃痛時以疼痛緩解為度,日常保健可以配合關元穴(肚臍下3寸)按壓,每次持續3~5分鐘,每日3次。
需要提醒的是,按揉穴位效果雖然不差,但多是應急,難以治本。如果胃痛長期反復發作,仍需到醫院就診。
一覺睡醒,一轉脖子,「哎喲,疼!」——這是落枕了。如果落枕了大家可以按一按手上的「落枕穴」。
定位:人體的手背上,在中指和食指相對的掌骨之間,兩指骨盡頭處,向外一拇指寬處。
方法:兩手都有落枕穴,哪一側的穴位壓痛明顯就多按哪一側。
按的同時,緩慢活動脖子,幅度由小到大,動作一定要輕緩。按後,脖子疼痛程度會明顯減輕,活動範圍逐漸改善,一般幾天能好轉
三陰交,在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交會之處。很多女性朋友都會有月經不調、痛經、失眠、經前綜合征、更年期綜合征等問題,這是三陰交就能發揮它的作用了——
1、祛濕
三陰交是脾經所經過的穴位。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夠把人體的水濕濁毒運化出去。
方法:每天上午11點,脾經當令之時,按揉左右腿的三陰交各20分鐘,能把身體裡面的濕氣、濁氣等排出去。
2、放鬆情緒
按揉三陰交也有疏肝的作用,壓力大或生氣時能幫助放鬆情緒,活血化瘀,祛斑、祛痘等。
3、改善痛經
有痛經的女性可在月經快來或痛經發作時,堅持按摩三陰交,有明顯改善痛經的作用。此外,三陰交穴對男性也是好處多多的,疏肝、健脾、補腎都可以。